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全球速读:Ps等高线原理超级详解

发稿时间:2022-09-04 20:28:55 来源: 哔哩哔哩

一、图层样式中的等高线是什么?

等高线,以曲线形式存在。作用于图层样式中的光效和斜面与浮雕效果中的立体结构,使其的效果能够产生更丰富的变化。


(相关资料图)

等高线存在于六种图层形式中。分别是:斜面与浮雕、内阴影、内发光、投影、外发光、光泽。按照分类可分为:

(1)阴影类效果的等高线(投影。内阴影);

(2)发光类效果的等高线(内发光、外发光);

(3)光泽的等高线;

(4)斜面与浮雕的等高线。

二、各类等高线详细解析

A.阴影类效果的等高线(投影,内阴影)

因为阴影类效果的等高线颜色只有一种变化,所以其曲线比较容易看懂。如下图:

B. 发光类效果的等高线

【参数知识】

范围:用于控制发光光晕中应用等高线特性的范围大小。

默认为50%的情况下已经可以很好的将等高校曲线变化和影响范围变化匹配,所以一般无需更改。(改了反而不好判断等高线是从哪里开始作用的,不改可以直接从图层样式的名称判断等高线作用的地方)

效果类似于阴影类等高线的控制效果,所以不再赘述。

关于渐变发光,可以注意到——单色发光效果与单色渐变到无色的发光效果一致。这是因为渐变发光的等高线关系与一般等高线关系不同。颜色匹配到y轴(y轴不再是透明度变化),而x轴代表的意义保持不变。

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如果按照上图的方式去思考发现,图所对应的颜色比例与真正实现效果的颜色比例不同,这是因为外发光作用需要柔化光效果最外边缘,导致外边缘颜色模糊而处于稍微内部的外发光颜色却足够清晰,在视觉上会让人感觉颜色与等高线对应的颜色不一样,而且渐变色颜色的比例分布也会因为柔化效果受到一定影响,与等高线显示的比例不一定完全能够匹配上。

C. 复杂的光泽等高线

【参数知识】

大小:等高线作用的范围。拟光源的外边缘模糊程度。

距离:拟光源与物体按照角度的方向移动的距离。

反相:针对不透明度的反相。如果原透明度为p,则反相透明度为(1-p),系统设置会默认勾选。

由图可知,光泽效果对应的是两个拟光源按照角度对应的方向彼此分离。这就会带来一个问题,当两个光源分离的距离小于(角度方向上的)原图中心与原图边缘的距离时,则两个光源会出现重叠现象,当两个光源移动距离超过该距离时,两个光源就会分开。例如:

叠加光源比单光源作用复杂。两者虽然都采用相对不透明度来显示实际作用在物体上的结果,但是算法略有不同。

【光泽效果的不透明度算法】

a. 单个光晕的相对不透明度(默认勾选“反相”条件下)

a点是竖轴的交点,p0是截距。这时候b点的相对不透明度为:

b点相对不透明度=(100-|pb-p0|)%=(100- |0-100|)%=0

所以,可以推出,如果不勾选“反相”的话,那就是

b点相对不透明度=|pb-p0|%=100%

b. 叠加光源的相对不透明度(默认勾选“反相”条件下)

在某点上,拟光源1的相对不透明度为p1,拟光源2的相对于透明度为p2,则最终不透明度为

p点=(100-|p2-p1|)%

如果不勾选“反相”的话,则是p点=|p2-p1|%

【结合光泽效果算法去理解等高线】

a. 光源不重叠的情况下

【补充】案例解释我会用类似下图的解释方式,参数是说明形成这种图层样式的参数设置,也就是前提条件,然后解析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

b. 光源重叠的情况下

D.斜面与浮雕的等高线

a.光泽等高线

这个等高线我只能解释到预测到规律变化,因为涉及光线高度与照射角度关系,始终没能想通等高线对应的比例的关系。

b.斜面与浮雕的子集——剖面等高线

原作者:Dreamycgs   cgsdream.org

完全理解不能,有大佬在评论区可以简单说明下吗

标签: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