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从真实的箱根驿传谈谈这部作品的一些缺憾

发稿时间:2022-11-07 15:51:41 来源: 哔哩哔哩

看完强风吹拂,我刷了b站上大部分箱根驿传的视频,包括前几届的比赛直播录像,比赛结束后做的相关纪录片,如央视东京行动的纪录片,还有各种选手的采访。

虽然大部分视频记录的都是那些闪光的瞬间和动人的故事,但我看后最大的感触是,长跑真的是一个残酷而现实的运动,在真实的箱根驿传中,如果因为你个人的表现不佳而拖累了队伍成绩,虽然大家不会说什么类似藏原走对王子说的话,但一定会受到各方的无形压力,不只是队友,还有所有关注赛事的同学校友。


(相关资料图)

大部分参与了箱根的跑者也得不到多少镜头,没有机会毕业后进入实业团继续运动生涯,也只会成为普通的社畜,大部分人关注的只有那种队伍王牌在阳光下的奔跑,而不会看到那些被无情超越的落寞者。

尤其残酷的是当那些跑出好成绩的王牌选手在终点线后反而状态看起来还很不错尚有余力,但被他们超越的选手反而在终点线往往力竭倒地,整个跑步过程面部痛苦无比,那种天赋和实力的差距很容易让人绝望。

强风吹拂的制作和和现实的箱根驿传对比,提一些我认为这部作品的缺憾所在。 

强风吹拂的动画近乎于忽略了教练这个人物的存在,为了凸显主人公以灰二完全替代了教练的作用,虽然说也有写教练指导灰二相关训练的情节,但在关键的集训、比赛场合教练的缺席是完全不合理的,甚至教练在比赛中成为了一个替灰二传话的工具人。这样忽略教练的产生的一个结果是灰二的形象被过分拔高了,产生了一种由不合理而生的虚伪感。

以近年来箱根的王者青山学院大学为例,青学的核心毫无疑问是一手培养起队伍的原晋教练,他远远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指导者,更是整个青学战术体系核心和精神支柱。

当初原晋教练只是一个因伤病退役的电力公司业务员,收到朋友邀请去青学当教练,目标是几年内进入箱根驿传,但当年青学三十年没有进过驿传,每年的预选赛离名额相当遥远,很多高中有实力有志向的选手并不愿意加入青学,即使青山学院大学是日本顶级私立名校之一,当时原晋教练去一些二三线的高中选拔一些有潜力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指导技术和理念,脚踏实地一点点把青学长跑队培养起来,五年进入箱根驿传,十年夺冠,最终培养成箱根的王者的,青山学院大学向来不依靠所谓的王牌选手,而是靠整体实力才能近年来夺得那么多冠军,可以说教练绝对功不可没。

实际上年轻人再怎么成熟也是年轻人,动画把教练隐去以灰二为绝对队伍核心直接导致灰二过分成熟得完全不像一个大学生,包括前面说服所有人一起跑步的情节给部分观众带来了一种道德绑架的意味:说到底灰二也只是一个和大家一样的学生,凭什么就可以以自己的梦想为名强制要求大家去做一开始并不想做的事情呢?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运动是要遵循客观规律的,运动是需要科学理念的,为了实现一年内进入箱根驿传这里面很多训练计划和方式是不合理的,特别是对于没有太多田径经验的人,比方说一开始要求大家试着跑五公里,没有充分的跑前热身和跑后拉伸,即使可以勉强跑完,但对于身体肯定是有损伤的,按照作品里描述的训练方式,前期超负荷的训练结果大概率是十人中有一小半出现各种膝盖受伤等受伤的情况。

即使是在最为专业的教练指导下,长跑的受伤也是近乎于不可避免的,箱根驿传中最强的几个队伍年年几乎都有队员赛前受伤导致换人或状态不佳的情况,因此,长跑训练需要在高强度、受伤风险、跑量和速度这些因素下寻找一个微妙的平衡。

因此我认为神童发烧硬撑的情节是一个严重败笔,王子能跑箱根是一种普通人也能靠努力实现梦想的理想化表现,但神童发烧还能跑下来就极度不遵守客观规律了,在体内有炎症反应的情况下,高强度的运动是实实在在要命的,是会猝死的,对不明所以的普通观众来说看起来很是感动,但这是刻意的不合理的甚至有点病态的感动,就像神剧中身中数枪还能大杀四方一样,在这样一部偏向于写实的作品中,对于真正的运动员而言反而是淡化了、戏谑化了他们为运动受到的伤病和痛苦。

前文提到的原晋教练给青山学院大雪田径队定下了如下三条行动指南:1.不从别人那里获取感动;2.今日事今日毕,明日还有明日事;3.个人能力差别没有那么大,如果有,就是热情的区别。

希望看完强风吹拂的各位不只是从主人公获取了暂时的感动,而是能寻找到一个能投入热情的事情,当然未必是跑步,能从中收获属于自己的感动和快乐。

标签: 强风吹拂 青山学院大学 直播录像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