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速讯:浅说“漂流物语”

发稿时间:2022-11-10 15:39:26 来源: 哔哩哔哩

2021年的“新番”里,有部作品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并且,风评似乎也不错。


(相关资料图)

这部作品就是《漂流少年》。这个“漂流”让我想起一些相关作品。

这里,以此为线索,谈一谈所谓的“漂流物语”。

*注:“漂流物语”是我生造的词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漂流物语是日本文化领域一个常见题材。那么,何谓“漂流”呢?

从《漂流少年》的第一话我们就可以看出“漂流”的一个基础设定——时空的错位和混乱。人身不由己地被卷入到这场大混乱之中,这种状态就是所谓的“漂流”。

漂流物语就是发生在漂流过程中的有关人的故事。

这类故事本质上讲,就是一场大型的人性实验。

接下来就让我们按时间线,对不同版本的漂流物语作一番梳理,在此过程中,来进一步解析漂流物语的故事模式和通常的主旨所向。

1、《漂流教室》(1972)

“《漂流教室》是日本漫画家楳图一雄在1972年到1974年间于《周刊少年》发表的恐怖漫画,于1975年获得小学馆漫画赏。1981年由大林宣彦执导拍成电影。2002年拍成电视剧,名为《ロング・ラブレター~漂流教室~》于富士电视台播出。”(*摘自网络百科)

我不知道楳图一雄的这部作品是不是最早的漂流物语,但至少在漫画这个二次元领域,他应当是最早的开创者。

这部漫画我只是有耳闻,后来的一系列改编作品中,我看过电视剧版的《漂流教室》(2002)。

由于年代过于久远,这部剧的具体情节我早已遗忘得差不多了,只记得故事的粗略梗概,以及背景里那让人印象深刻的、如同火山口附近一般的黑色荒漠。

楳图一雄创作的这个漂流物语,讲述的是“因为一场不知名的爆炸而集体漂流到未来的故事。作者安排一群小学生来到世界末日的未来,他们必须面对饥饿、灾祸、及死亡的恐怖。其间小学生为了生存所爆发的人性战争,在作者精彩的绘画功力及生动的状况假想下,以及对人性美与丑陋相互挣扎的刻画。”(*摘自网络百科)

可以说,楳图一雄的这个故事奠定了以后所有漂流物语的基本框架。

2、《无限的未知》(1999)

以下摘录网络百科的介绍——

数百名的学员,为了成为专业宇航员而到达"利柏·迪尔塔"接受教官们的培训。但却因为被一股不知名的势力袭击而导致"利柏·迪尔塔"开始向盖多路托之海沉没。而教官们在保护学员的同时,不幸全部牺牲。就这样,幸存的487名青年学生在慌乱之中搭乘上了潜藏在"利柏·迪尔塔"内部的,迷一般的"维亚级"潜艇"RYVAIUS(利维雅斯)",开始了他们那充满艰辛以及留下了永远的无法抹去的回忆的万里长征之路。

战舰类动画作为日本动漫里的一大主题,一般都是描写一艘孤军奋战的战舰在敌人的反复围剿之下,主角和其英勇的同伴如何一面与残暴的敌人周旋一面自身成长的故事。《无限的未知》从总体上来看所沿袭的也正是这种传统的剧情框架。在与对手一次次的较量中,"利维雅斯"中所搭载的战斗用机器"维塔鲁.加达"一次又一次的将对手击败,驾驶员们的个人技术也在不断增强,直到最后虽然放弃了母舰,但仍然勉强击败了最强的敌人而坚持到了获救。

但无限的未知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描写的主要方向不是与外敌的矛盾,而是“无限的未知”,对于那400多个学生来说,为什么利柏三角会崩溃?这艘利维雅斯是从哪里来的?它是怎么开动的?敌人是谁?我们为什么会无缘无故的成为恐怖分子?甚至连我们的目的地是哪里?我们的领导人是谁?谁可以信任,谁是我的朋友?这一切的一切几乎都是未知的。唯一明确的就是,我们现在生活在利维雅斯,而且,我们要活下去。。。

《无限的未知》这部作品,虽然表面看,走的还是传统的“日升式”路线——科幻、战舰、机甲、战斗,但在我看来,其内里的故事骨架,还是典型的漂流物语。

几百名学生被困在一艘太空战舰内部,沉向未知的宇宙深海,同时外有“追兵”,内有“争斗”,就是在这样一种极限、高压的状况之下,才将各种人性TYPE展现得淋漓尽致。

有不少评论文章都提到了一部经典文学作品——《蝇王》(1954)

其实,按这里的分析模式来看,威廉·戈尔丁的《蝇王》也是标准的漂流物语——在假想的极限状况之下,一群孩子会做何选择?

*这本小说强烈推荐!同时亦有各种电影改编版(推荐1963年的黑白版)。

**从时间先后上看,不知道楳图一雄的《漂流教室》是否受到过戈尔丁《蝇王》的启发或影响。

说回到《无限的未知》,这部番其实包含的内容在我看来较《漂流教室》而言更加多层次,也更丰富。比如战舰外部不同国家、不同星球之间,“大人们”的世界里那些阴谋诡计;战舰内部“自然”形成的各种小圈子、小势力之间的较量。微观而言,又有以男主为中心,和弟弟之间矛盾所折射出的一系列家庭和心理问题,另外,引人注目的还有男主和两个女孩子之间的各种典型八九十年代爱情故事的那种让人**的纠葛。。。

只是,

这部番对两类观众太不友好了。一类是没太多耐心的,不少评论说,这番前10话都是铺垫,乖乖,这让我想起《电脑线圈》,那个年代的科幻番都这样?另一类观众是像我这样的,对日升系动画那些战舰、机甲完全无感的人,所以看这部番的过程对我还是有点痛苦,时不时要快进一下。甚至我对它的总体评价是:虽然我不喜欢,但我认为它是部好番!

另外,这番的音乐做得非常好。至于一些人吐槽的画风,我反倒觉得非常好啊,人物面部五官比例并不像AIR那种夸张的风格(不是说AIR那种画风不好,只是做一个两极比较),而是更接近写实的比例(如下图)。

3、《漂流少年》(2021)

我在看过这部番的第一话后,就向别人做了推荐。

推荐的原因除了画风和制作之外,重要一点是第一话的内容涉及不少我的专业和兴趣问题,让我在那时猜测这部作品会按照我想象的一种思路发展下去。

但没想到的是,随着剧情的更新,我感到这部番的走向越来越谜了。

最终,猴子打棒球那一话把我成功劝退。(当然,也有其他一些不太喜欢的元素累积造成中途弃番)

前段时间,看了一些漫评人的评论和分析,算是对这部番有了一个笼统的整体认知。

虽然这部番我没看完,但根据我看的部分内容以及一些漫评人的分析,我感觉,它与前两部番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它更微观。或者说,从横向对比的角度讲,《漂流少年》似乎更注重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似乎并不是这部番最关心的。(*也许我的这个理解有误)

4、总结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漂流物语的典型特征是:

1)、环境设定:一定是完全的架空设定、异度空间(*这个设定的作用是将一个小社会从变数更多、更加复杂的大社会中剥离出来,人为制造一个类似实验室的空间环境,从这一点讲,电影《浪潮》也是一样),同时人物必须面临时空错乱带来的大危机(*只有巨大的压力和危机,才能让人摘掉面具、呈现出真实的一面);

2)、人物设定:通常是群像剧,人物身份往往是年龄不大的学生(为什么?);

3)、主旨用意:在一个接近实验室的状况下,呈现不同类型的人性表现,进而表达作者对人性的总体(终极)看法。这一看法或阳光,如《漂流少年》,或阴暗(致郁),如《无限的未知》。

一言以蔽之,所谓漂流物语,就是一场大型的人性实验,它将不同的人性展现给观众看,进而带动观众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进行反思。

标签: 无限的未知 漂流教室 异度空间 楳图一雄 电脑线圈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