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原标题:“五一”文旅消费火热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郑娜文/图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壮族三月三”刚过,“五一”假期接踵而至。在南宁,各类文化场所活动丰富,吸引民众前来打卡。
广西民族博物馆内,孩子们在挑选文创产品。
位于青秀山脚下的403禾集,是囊括书店、小剧场、美术馆、绘本馆、餐饮等在内的文化创意集合空间,深受年轻人喜爱。据403禾集剧展总监娄馨予介绍,从“壮族三月三”到“五一”假期,这里举办了南方喜剧大会、手写诗海报展、文学戏剧主题周、读书会等多场活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多元的文化消费场景。
与403禾集相距不远的广西民族博物馆,“五一”期间人流如织。许多市民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到博物馆看展、购物、欣赏民俗文化表演。博物馆内的特色文创店商品琳琅满目,热销产品当属“广西十二世居民族娃娃”,形象生动可爱又蕴含民族知识,吸引许多父母带着孩子前来挑选购买。广西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黄诗莉告诉记者,文创店“五一”期间的销售额已超过疫情前同期销售额。
4月底,文化和旅游部启动“五一”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周,南宁作为主场活动举办地,在全市重要文化场所以及民歌湖、三街两巷等地,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创意集市、民歌路演、歌舞快闪、民族文化展演、非遗美食等50多场消费主题活动,文化旅游市场呈现需求旺盛、复苏有力的态势。
除了南宁,“五一”期间全国其他城市的文化旅游市场也异常火热。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信息显示,“五一”期间,文化和旅游行业复苏势头强劲,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全国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丰富: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积极探索打造新型文化空间,开展沉浸式体验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举办广场舞、群众歌咏、“村晚”等群众文化活动约4.75万场,参与人数约1.66亿人次;1.28万家A级旅游景区正常开放,占A级旅游景区总数的86%,除北方部分省份因季节性原因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旅游景区实现“应开尽开”;举办营业性演出3.11万场次,票房收入15.19亿元,观演人数约865.49万人次。
“五一”期间,文化和旅游融合特征更加明显。文博看展、文化演艺、国风国潮热成为旅游新风尚,“旅行+演艺”“旅行+看展”“旅行+刷博物馆”受到市场青睐,各地相继推出看展式社交、国风汉服、围炉煮茶、音乐雅集等活动,演唱会、音乐节所在地周边的酒店预订量同比升高,旅游在周边消费场景的溢出效应愈发明显。中国国家博物馆、甘肃敦煌博物院等文化地标热度不减。山东烟台迷笛音乐节、北京草莓音乐节门票基本售罄。云南丽江举办简单假日生活节,打造“音乐+文旅+生活方式”的全新范本。四川三星堆考古研学、川剧变脸非遗研学、山东青岛海洋军事展览馆爱国主义研学、天津海洋博物馆科普研学、浙江西溪湿地农业研学等项目丰富多彩。
标签:
- “五一”文旅消费火热
- Coupang上线火箭直购特价促销活动 当前简讯
- 河南省启动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和县域试点工作-世界报资讯
- 动态焦点:郑州市举行大学生集中毕业典礼 诚意邀请广大毕业生留郑创业发展
- 全球头条:郑州高校毕业生专场云聘会邀你前来
- 世界速递!河南首家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获批
- 2023年郑商所“保险+期货”试点工作开启
- 枣阳建立湖北省首个 法院民政婚姻信息交换和共享机制 让数据多跑路 让群众少跑腿
- 最新资讯:110项重点工作清单营造“七个环境” 武汉着力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新高地
- 世界快播:湖北省不动产“带押过户”多模式并行 累计办理超600件 数量呈加速增长趋势
- 湖北省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机制 到2025年底月探访率达到100%
- “爱成都·迎大运”—— 成都高新区推出“家门口”体育健身活动计划
- 长江委部署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计划:部署安排强降雨防御及三峡等流域重要水库调度工作
- “茶和天下”·雅集——熊猫家园 川茶雅韵活动在布鲁塞尔开幕
- 【天天时快讯】接待游客32.9万人次 乐至“五一”实现旅游综合消费总收入超亿元
- 五部门联合开展医保领域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
- 太平人寿总经理程永红:银保业务有三个变化
- 吉林多举措提升全民职业健康素养-当前快讯
- 天津市商业保理行业资产规模突破3000亿元
- 总分第一!常山夺得2023年衢州市争先创优一季度“流动红旗”
- 江山市召开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
- 网传“一小学生被人贩子针扎屁股后昏迷”,重庆警方通报 世界快看
- 江南华南等地今日暴雨如注,南方大部气温陆续下降
- 焦点速读:世卫“新决定”,新冠大流行迎来转折点!对我国有何影响?权威解读
- 热资讯!生态+经济+文旅 漷县林场打造大运河生态旅游综合体
- 金价“狂飙”!刷新历史纪录_环球报资讯
- 全球热门:金华市卫生人才网官网_金华市婺城区人才网
- 山东财经大学2023年本科综合评价招生章程_天天聚看点
- 短视频|立夏 春的终结 夏的起始
- 新冠不再流行了?权威专家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