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众所周知,古人为指导农业生产,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不同位置,在一年设置了24个“节气”。最近将要来临的便是夏季里的第3个节气——芒种。“芒种”一词最早出自《周礼》中的“泽草所生,种之芒种。”其中“芒”指的是在阳光照耀下如波浪般摇摆的麦芒,表明此时已经成熟可以收割了。而“种”则代表稻谷,这时候是种稻谷的最后时机,倘若错过便再不能种植了。随着芒种的到来,初夏时节正式作别,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仲夏时节特有的黄梅时节。
与其他节气类似,“芒种”也有着特有的物候。随着气候日渐炎热,深秋产下的螳螂卵鞘逐渐孵化,伯劳开始鸣唱,而聒噪数月的反舌鸟则变得静默无声。古人自然也有许多顺应节气的习俗,其中名气最大的便要属至今尚存的“青梅煮酒”。在江南地区和日本,每逢初夏时节,梅子次第成熟,但酸涩滋味却令人难以入口。于是妇孺孩童先采摘青梅进行清洗,再加水烹煮至酸味尽除。煮熟的青梅或是入缸加糖腌渍,或是投入黄酒中煮制。比如在《三国演义》之中,刘备与曹操“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当然,芒种作为农业节气,自然也与其他节气一样,有着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习俗。从唐朝开始,百姓们逐渐自发组织起名为“安苗仪式”的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稻谷丰收,这一习俗到清朝道光年间时达到鼎盛。在芒种当天,村中各家族长推举数名德高望重的长辈负责吉时选定,然后每家居民都用新收割的小麦磨粉和面,然后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的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装在竹箩中作为供品,集中在村社前举行仪式,然后相互交换面饼食用。随着现代宗族观念日益淡薄,这一习俗也基本消亡。
花神
最后则是流行于文人群体及贵族之间的风雅习俗——祭祀花神。古人相信有专门的神祇管理人间百花,俗称为“花神”。花神在春季下凡安排百花开放,过了芒种以后,人间进入暑天会越来越热,不适合花朵开放,所以花神就在芒种这天回天庭,百姓就要在这一天为花神饯别,以感谢花神对人间的眷顾,期待明年再会。明清时期这一习俗曾非常流行,但现代人基本已经废弃不知。
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曹雪芹曾记载道:“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在这一天,贵族和富家女子常用花瓣和浸泡一夜的柳枝缠绕编织车、马、抬轿等,或者用锦绣绫罗叠成旌旗幢幡,然后再用彩色丝线系在树木枝梢和花朵根部。一阵风飘过,只见花枝招展、绣带飘摇,煞是好看。
民间偶有效仿的,则是采花瓣捣汁以浸染宣纸,用染色宣纸叠成相应形状系在树梢,倒也别有况味。不过整体说来,这段时间正是农忙季节,百姓们更加关注于农业生产,自然也就没有闲心来参加这些民俗活动,所以自清朝灭亡后,“送花神”的习俗也就不复存在。
- 世界最新:古代芒种节气时农民自发进行安苗仪式并祭祀花神
- “秤砣虽小压千斤”上一句是什么?
- 全球焦点!向太隔离期间追剧《风吹半夏》为许半夏点赞
- hetui
- 【当前热闻】永不完结的GJ部·精选头像[五人]第一弹(个人向)
- 动态焦点:为什么棋鬼王投靠幽王?小云欠钱出手相助,更好地保护江流儿
- 北京哪些场所还需扫码核酸?哪些不再查验?一图速查→
- 山东昨日新增本土43+425,另有7例转归
- 天天视讯!火星冲日巧遇火星伴满月 不容错过
- 快看点丨北京:感染者居家康复期间严格做到不外出,谢绝一切探访
- 环球微资讯!刑满释放一个月后,她道出了唯一的遗憾……
- 热门: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175亿美元 业界预计未来继续保持平稳
- 微速讯:11月外储规模回升 保持稳定具备有利条件
- 世界信息:银行理财公司抢占投资风口 ESG主题产品发行升温
- 中国资产暖意浓 海外资金大举涌入
- 天天简讯:短期震荡不改积极预期 一线私募掘金“蓝筹+周期”
- 这幅作品曾获得全国书法一等奖,如果放在现在还能入展吗?
- 焦点快报!二十四节气的诗词解读,系统、全面又惊艳!
- 热资讯!看完满是可惜
- 【新视野】全国入冬进程图:大雪节气开启仲冬时节
- 全球快讯:抵京抵沪后不再执行落地“三天三检”,北京上海防控措施最新调整
- 世界观速讯丨不出门,就能在上海图书馆借书了!15万册藏书可“网借”背后有故事
- 千纸鹤,日本人走到哪都折
- 天天快报!北京:全市所有已开设的发热门诊和急诊原则上24小时提供服务
- 每日快播:北京鼓楼西剧场有序恢复对外演出及活动
- 报告:多数富裕旅客计划出游 超半数拟赴欧洲旅行
- 世界即时:我以杯中酒,但敬有情人
- 动态焦点:我在义工联
- 世界快看点丨高群书:一位街头导演的30年纪实|非常道实录
- 【全球新要闻】71岁张纪中与40岁娇妻躺床上做宣传,秀恩爱又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