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当前速读:探析明代龙泉青瓷鱼纹的演变

发稿时间:2022-12-08 18:51:31 来源: 腾讯网

在中国陶瓷史上,浙江龙泉青瓷的地位十分重要。2006年以来,对浙江省龙泉县枫洞岩窑址的考古发掘推翻了“龙泉青瓷在明代已经衰落”的看法。由此,人们看到了中国青瓷史上的又一亮点。而鱼纹自古至今都是陶瓷装饰纹样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资料图】

明早期龙泉青瓷鱼纹

龙泉青瓷鱼纹最早见于北宋。北宋早期,龙泉青瓷鱼纹以刻划花为主,沿袭了唐代其他窑址鱼纹的装饰技法。但唐代鱼纹线条比较厚重钝拙(图1),北宋则以写意为主,十分灵动,类似于中国画的用线(图2)。并且,北宋刻划鱼纹的线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外轮廓用刻花手法,鱼眼、鱼鳞、鱼鳍等则用划花手法。至南宋,鱼纹的用线显得比较平均,工匠对于自然的观察更加仔细,对鱼细节的刻划也有所增加(图3)。明早期的刻划鱼纹表现出两种倾向。一是强调对细节的精细刻划,显得比较写实(图4),这很可能是模仿了元代贴花鱼纹对细节的描绘(图5)。二是用钝拙的线刻划鱼纹,很像唐代的刻划鱼纹。如图1,鱼纹的用线比较朴拙,而非宋代的用线那样娴熟、一气呵成。总的来看,南宋晚期至明代的刻划鱼纹的数量和质量都呈下降趋势。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南宋以后,龙泉青瓷多薄胎厚釉,使刻划花的装饰技法在瓷器上不易显现,故该技法较少用于主纹。刻划鱼纹出现得少了,其制作技艺也就下降了。

将明早期的戳印阳纹印花鱼纹(图6)与元代的阳纹印花(图5)对比,能够明显看到明代的花纹更简洁质朴。它不像元代的鱼纹那样立体,而是浅浅地突出于底面。元代的鱼纹看起来有如浮雕,而明代的这件作品更像是用笔画上去的。在这件作品中,双鱼首尾相接,悠游自得,看起来更加灵动。明早期的戳印阴纹印花鱼纹表现出两种倾向。器物足径小,底部装饰相对简洁,一般只有鱼纹;器物足径大,底部装饰相对繁复,鱼纹与其他纹样形成组合纹样。

明早期的戳印阴纹印花鱼纹碗(图7),足径6.8厘米。此处的鱼纹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由于足径较小,只刻画了双鱼,而不像后文中出现了组合纹样(图8)。二是鱼纹本身的刻划比较简洁质朴。元代的鱼纹常常体现出对鱼的细节的认真刻划(图9),会明显地画出鱼眼、鱼鳞、鱼鳍等,而这件作品只是准确地印出鱼的整体轮廓,几乎不作细部刻划,使人感觉像是剪影,但是造型十分生动。

明早期的戳印阴纹印花鱼纹盘,足径13.6厘米。这里的纹样比较特别,是四鱼与仰莲纹、水波纹的组合。用水波纹、莲纹装饰青瓷的外壁和内壁,北宋以来一直十分常见,但用两种纹饰与四鱼纹形成组合图案十分少见。从出土器物看,明代龙泉鱼纹青瓷较之前体型更大。笔者认为,使用四鱼与莲花、水波的组合纹样,是为了避免使较大面积的瓷器底部显得单调。这件器物中有四条鱼、四组水波,莲纹印在中间,显得比较对称。

图10中的明代龙泉青瓷内底使用了贴花的装饰技法 。仔细观察单个鱼纹,会发现此处的贴花鱼纹与元代龙泉青瓷的贴花鱼纹(图11)是很相近的。但是,四鱼与五马的组合纹样在历代龙泉青瓷中较少出现。此四鱼形象相对较小,且间隔较远。笔者推测,这是由于内部纹样包括了四鱼、五马、水波,如果纹样太大或距离太近,就会显得拥挤。这件作品上,五马齐奔,立体感很强,而且五马身上还饰有流动的火焰纹 — —明代崇尚火德,所以常常用火焰纹装饰动物纹,景德镇官窑瓷器上就有大量这样的图案。此外,笔者认为,五马图和鲤鱼纹的出现还与当地的重学之风有关。所谓“老马识途”, “识”与“仕”同音,喻示登上仕途。所谓“鲤鱼跳龙门”,鲤鱼纹在这里喻示科举中第,且“四”与“仕”音相近,也成了吉数。

值得注意的是,露胎贴花鱼纹在元代十分流行(图12),但在明代尚未发现。笔者认为,这与瓷器的釉色有关。元代龙泉瓷器釉色多青绿,颜色较淡。露胎鱼纹经高温烧制后,呈火石红色,与青翠的绿釉相配形成对比,十分美观。明代龙泉瓷器釉色多青灰,颜色较深。如果把暗色的鱼纹与暗色的釉放在一起,美观程度往往较前代大打折扣。

明中期龙泉青瓷鱼纹

明代中期,受当地起义的影响和景德镇窑的冲击,龙泉青瓷逐渐走向衰落,明成化以后几乎停止烧造。正如文献记载: “化治以后,质粗色恶。”出土的明中期龙泉青瓷主要集中于正统至成化年间。从出土器物看,该时期仍有一些精品。这一时期,龙泉青瓷上的鱼纹有三个突出特征。一是在装饰技法上,戳印阴纹印花十分流行,除此之外,只有少量整体模制的印花鱼纹。二是在装饰纹样上,鱼纹与莲花、莲叶构成的组合纹样大量流行,此外只有少量双鱼纹或鱼纹与字符的组合纹样(图13)。三是对图案的处理较前期更为写实。

图14是明中期的戳印阴纹印花鱼纹盘,双鱼与莲花、莲叶构成组合纹样。该纹样在前期的龙泉青瓷上未曾出现过。在这件作品中,双鱼首尾相对,造型活泼,中间刻划了一株完整的莲,包括莲花、花茎和莲叶。虽然这种纹样整体上与明代早期的四鱼莲花纹类似,但明代早期的四鱼莲花纹比较写意,而这件作品更加写实,似乎想再现游鱼在莲池中嬉戏的场景。此外,此处的鱼纹没有刻划鱼鳍,笔者认为是制作者有意为之。如果像前期那样刻划出背鳍、胸鳍、腹鳍等,加上对烦琐的莲纹的刻划,就会使整个底部画面显得十分琐碎。在明代前期的很多龙泉青瓷中,为了画面美观需要,制作者往往会在保证让人们能辨认出鱼纹的前提下省略一些细部特征。

图15是明中期的戳印阴纹印花鱼纹碗,能够说明该时期鱼纹更具写实的倾向。对比明早期的四鱼莲花纹可以发现,两者的构图十分相似。但是在明中期的这件作品中,四鱼中的莲花是按它的真实形态刻划的,而非只是为了显示四鱼中间有莲花。

图16、17是枫洞岩窑址出土的明中期双鱼耳瓶 。制作者先用模制印花的办法制作出双鱼耳,然后对称地黏贴在器物两边。此处,鱼鳞、鱼尾、鱼鳃的造型十分生动活泼。龙泉青瓷双鱼耳瓶在宋代已有,但造型简约,装饰纹样也不像明代的这件作品繁复、细致。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宋代装饰技法还不够成熟,且宋代艺术追求复古,器皿多仿古器;明代装饰技法更加成熟,并且沿袭了元代追求奢华的风气。

●●●

明代龙泉青瓷鱼纹受前代影响较大:在装饰技法上,基本沿袭了前代传统,刻划花、戳印印花、贴花、整体模制印花等均有出现;在纹样上,鱼的形态、用线等比较相似。但是,明代龙泉青瓷鱼纹较前代又有不同:在装饰技法上,元代十分流行的露胎贴花不再使用,刻划花减少,戳印印花鱼纹大量出现;在纹样上,鱼纹整体呈朴素化趋向,新出现了四鱼与仰莲、水波构成的组合纹样和双鱼与莲花、莲叶构成的组合纹样。

参考文献: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实录·太祖实录[M].上海:上海书店

出版社,1982:2669-2670.

(明)徐溥,等纂修.大明会典[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季雨林.宋元时期龙泉青瓷双鱼洗探微[J].丽水学院学报,2018,40(3):63.

张米.繁盛和谐 吉祥有鱼 考古出土的龙泉窑双鱼纹简[J].大众考古,2017(12):52-56.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龙泉青瓷博物馆.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出土瓷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

叶英挺.明龙泉窑青釉“四鱼五马折沿洗”鉴赏[J].收藏界,2006

马争鸣.龙泉青瓷中的鲤鱼纹[J].收藏家,2007(6):23-27.

(作者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标签: 探析明代龙泉青瓷鱼纹的演变 龙泉青瓷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