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环球即时:文学爱好者心中的灯塔

发稿时间:2022-12-16 17:02:38 来源: 腾讯网


(资料图片)

作者 / 田丽娜

咸阳北原上,坐落着一座别致的四合院,古建门楼上王蒙题写的“城市门”三个大字特别醒目。蓝蓝晴空下,绿荫映衬着一座红漆大门,这就是咸阳秦汉文学馆。2014年,有着文学情怀的王海倡议在咸阳五陵原上建立咸阳秦汉文学馆,并请王蒙、陈忠实、贾平凹为馆题字。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古都咸阳拥有什么?缺失什么?需要什么?王海心里最清楚。走进城市门,左边是一块巨石,贾平凹先生的题字“咸阳秦汉文学馆”。

“看这里,谁的手印?”一双手印踏踏实实地印在红色大门中间的扣环处,讲解员说:“这是贾平凹的手印。”突然有人念道:“当你推开这扇红色大门时,你就会和平凹握手,和平凹握手,你就会和文学结缘。”此时此刻,令我想起2005年去巴西里约热内卢市参观马拉卡纳足球场,足球场名人堂里那四十个世界足坛巨星的脚印,那是球迷对足球的疯狂热爱,眼前这双手印,又是多少文学追梦人的膜拜。在这小院里,和平凹隔空握手,沾上文学的灵气成了参观者最高兴的事。

抬头仰望,天花板上每个红色小方块内都有一个闪亮的名字:郑伯奇、柯仲平、柳青、胡采、王汶石、杜鹏程、李若冰、王丕祥、贺抒玉、路遥、陈忠实、肖云儒、贾平凹,高建群……讲解员说:“这是解放以来陕西文学大家的名字,他们的名字犹如一个个灿烂的星星,闪耀在陕西文学的天空。”

低头看去,陈忠实先生的题字“文学依然神圣”让很多人在这字前静默和沉思。

放眼望去是“名家走廊”,除过王蒙和莫言的题字外,展示着咸阳籍文化名家的书画作品。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文友们参观了“咸阳文学史馆(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新世纪文学)”“咸阳作家作品艺术再现馆”“非遗馆”“地域文化展”和“珍宝堂——青少年活动厅”,作家们在“电子阅览室”停留良久,他们在翻阅文学作品时,不时看到自己的作品展示在这里。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咸阳文学从狂热到冷静,走过一段低迷时期,幸运的是,咸阳有一批文学爱好者,他们带着自己的梦想不断撞击着这个世界。于是,有着特殊敏锐眼光的王海在咸阳倡导建设了秦汉文学馆,为文学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创作交流的平台。为了展示文学馆创作实力,文学馆签约了十位作家,承担咸阳重大题材创作,馆里免费为驻馆作家提供食宿。

几年来,秦汉文学馆举办培训班、作品研讨会、分享会、新闻发布会、书画艺术作品展等一系列活动,引起省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王蒙、贾平凹、叶延滨、孟冰、褚成炎、施战军、王山、葛笑政、王干、萧立军、黄宾堂、次仁罗布、高建军、叶广芩、李自国、雷涛、商子雍、仵埂、陈长吟等一大批名家走进秦汉文学馆。秦汉文学馆已被陕西省作协授予“作家创作基地”,被陕西省文化厅、教育厅、共青团陕西省委授予“青少年教育基地”。文学馆签约作家全部被各大专院校聘为“教授”和“文学导师”。

有人说:咸阳秦汉文学馆是五陵原上的一颗明珠,文学圣殿,是文学爱好者心中的灯塔。(本文选自2019年9月10日《咸阳日报》)

标签: 文学爱好者心中的灯塔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生活晚报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