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快看:中国学问的探究——听风有信

发稿时间:2022-12-29 22:09:51 来源: 腾讯网

这是一篇向庄子天下篇致敬的文章,以道术的视角,来看中华五千年的学问,在一些关键点处感受其气息,“听风有信”,闻风而悦,我们回到一个个当下,去感受那种思想的交融。

中国学问的大宗,一是由孔子开创而传下的;一是由老子开创而传下的。至于法家一脉,未形成学术之大宗,却在实际的施政中得到实际的应用。


(资料图片)

对于佛教,我们探究其中国化的问题,最终落实到禅宗和净土宗这两宗,禅宗在士大夫圈子里流行,净土在底层民众流行。两者与传统的礼制没有重大冲突,所以得以存续。

西学其实从明末随着基督教的传播正式在中华大地传播,到了清末开始强行进入,到了民国可以说大半都是西学的天下,如今我们的学问官方以马列为主导,其实根子上还是西学。

对于道家,其实可分为学问的道家和原始宗教性质的道教。学问的道家,以老子,列子,庄子这些道家人物为代表。而原始宗教的道家,融合了原始巫术传统,阴阳家的术数,以及两汉佛教的一些组织形式形成了中国本土的道教,如五斗米教。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为道学的本源。

说了中国学问的儒释道三家,其实总成的应该是史家,史学对过去所有发生的记录,具有总成性,不偏向于哪一家。至于具体的史家如何记录的,如何取舍的,又带着思想、价值的偏向。六经皆史(章学诚语),经史是互通的。六经并非儒家的独家经典,而是诸家共同取用的文献。史学之上出就是道术。这在庄子天下篇里有学问的综述。天下篇对疏通总成中华的学术,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中华学术其自身的局限在哪里?可以在西学和佛学里寻找,这么说吧,我还是觉得是可以与西学、佛学等发生对话,不是谁盖过谁,谁统筹谁,谁嵌入谁的系统,这些都是一厢情愿的,也是冲突的根源。

五千年的学问,我们又不得不系统而深刻地加以认识。不然就是一团乱麻。生有涯,知无涯,所以对于学问的探究又不能总是落入具体的细节中。但是对于经文的逐字逐句的阐发这种细节工作却是不得不为的。

统观中国的学问,孟子处在一个很关键位置。这个位置处理了几个问题。一是君主与民众的关系,这里开出民本思想和王道思想;二是对心性端实的梳理,这是心性学的开端;三是性、情、孝的打通,这里夯实了“孝悌为仁之本”这个思想,并把家作为文化、政治、经济的基本单元给确定了。在孔子那里的内圣外王之学,在孟子这里深化了内圣之学。

说到孟子,就不得不提到同时代的庄子,孟子和庄子在文献上没有任何交集,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庄子对孔子,对孔子思想的批判,在庄子文本里是清晰可见的。我这篇文章的思想基底是庄子天下篇,所以庄子是一个更为隐性,更为深刻的位置。庄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绝对是开创了新路,由庄子和佛学的结合,开出魏晋玄学以及禅宗,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孔子时,说王,就是周天子,而到了战国时代,诸侯称王,王的分量变轻了。内圣外王是庄子首先提出的,所以这个王相应的是周天子之王还是诸侯之王,或者是另有涵义。这也是需要探究的。我认为是超越政治性的王,是一种道术上的王。孔子也被后世尊为“素王”。

孟子之《孟子》,上出到子思之《中庸》,在上出到曾子之《大学》,然后上出的《论语》,《论语》是六经的门户,是孔子治六经的问学、教学记录。在时间上,五经之《春秋》是最后面的,属于东周之上半部分。然后是《诗经》,其中诗歌大体之分布上在周朝。《礼》之主体也在周朝。《尚书》从尧舜开始,一直到周朝。《周易》主体是在周朝,但通达伏羲黄帝尧舜夏商周以至于周朝的思想演变。这是四书到五经。其实这里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五经与六经的转变,乐经到哪了?没有乐经,如何以礼乐治天下?

孟子后学,是荀子,有《荀子》一书、荀子可以说是对先秦儒学的终结,荀子而后转而为法家,从荀子到韩非子、李斯,因秦朝之大统一,开创帝制。荀子虽然是一代大儒,但是也是结束了先秦的儒学。

荀子而下,由董仲舒开启了汉代儒学的大一统。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是汉代大一统儒学的开端,同时代的有韩婴的《韩诗外传》。整个汉代的学问,都带着对秦朝抵触和韩非李斯的法家学问的反思和深切批判。汉学之前,其实有黄老之学的兴起。黄老之学是结合了道家和法家,汉代的儒学是结合了黄老之学与先秦儒学。

汉学最重大的事件就是古今文之争,这是一个恒久的争论。其实也算是义理和训诂之争吧。这个争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还是在这个“天人之际”的大传统前提下。孔子以前学问,并不重视义理的发挥,然而还是有着系统而完整的传承,这个完整就体现在中国文化的终极“道”上,这个道包含了天文、地理、万物、人事、文化。因孔子对古之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整理,以及几十年的教学解释,留下了传承。而孔子之后文献得到重新的阐释进而换了新面貌。孔子之前与孔子之后之大流变,这就是古今文争论的起因。而具体到汉代的古今文学术之争,学术之争之外,那就还涉及到政治性的利益之争了,他们都在争学术的正统性问题。

汉代其实已经有了佛学的传入,还没有大的影响。到了东汉末年,大一统的秩序打破,到了三国时期,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算是佛教兴起的时期,战乱给了佛教这个传播的窗口期。到了隋唐,佛教兴盛各个宗门呈现百花齐放,为大家所知的有八大宗派——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三论宗,律宗,密宗,净土宗,禅宗。佛教毕竟是和中华文化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文化体系,最终在唐朝后期激发了文化冲突和社会矛盾,有了一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自此以后,佛教大宗落在了禅宗和净土宗,都是本土化的佛教了。

到了宋朝,儒学、佛学争锋,儒学在争锋的过程中,经北宋五子的铺垫,到了朱熹集大成,开创程朱理学。说到理学,我们提孟子,其实还有提到一个人物,那就是颜回。不管是孔颜之乐的阐微,还是对克己复礼为仁的阐发,都表现的程朱理学的趋向——心性之学。其中还有另外一支就是陆九渊的心学。陆九渊的心学,到了中明时王阳明集大成,这就是陆王心学学派。特别是王阳明的心学,在中国本土并没有用好,而在日本大力推行,最终对开出明治维新有着重大的推动。程朱理学在元朝开始立为官学,明朝整体上是理学为宗,但明朝的政治体系是有问题的,程朱理学在明朝成为禁锢新思想的学说。而王阳明的心学就是在一定程上突破程朱理学的框框而新立的学问,殊为难得。这里有一个细节就是对古本《大学》的恢复,别看这是一件小事,阳明心学就是从理学滋生出来的,他们在同中开出不同,从不同中又去实现同一目标,天下平的目标。

王阳明心学,往后也流于虚浮,谈玄说妙者多。明末随着利玛窦来华传播基督教,把西学引入中国,而同时也把中国的学问引到了欧洲,中国的学问进入欧洲,开出了欧洲启蒙运动。而随着明朝的灭亡,清朝的建立,中国的学问又有新的变化。先是明末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子等提倡的实学,提倡学问的务实。其实对明朝的灭亡,士大夫必然要去反思的,而偌大的汉族被北方的夷狄所统治,这是不得不去反思的,所以提倡实学。但是在此之前,是理学为大体,阳明心学兴盛,所以明末的学术实在哪里呢?就在两个方面,对文字训诂的重视和对经世致用的重视。

清代的学问也是经过好几个变化。大的背景是满族对汉族的统治这样的一个大前提。所以在学问上,有和明以前的学问不一样的地方。延续明末的实学,在清初,朴学兴起。发展到乾嘉的学问,重考据,不重视义理的发挥。这也是有问题的,只有文字学,没有思想性,这种学问也是有问题的,可以说中华学术从此是一致下滑的,过于偏重知识性,准确性,但是脱离了当下的生活环境,非“执今之道”,没有践行的基础,和实际的政治和社会生活脱节,那么学问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有识之士会看出这种问题的。所以有义理学的复兴,当时曾国藩等湖南派学问兴起。这里我的感受就是清朝朴学的兴起,和满族对汉族的治理有着莫大的关系。满族倾慕汉族的学问,并且得到很好的继承。但是呢,他们又要对汉族统治,他们不能让汉族集聚起力量,不管是军事的力量还是凝聚性的精神力量。所以他们要掌控住文化的核心和阐释权,于是皇帝就是圣人,把经典的解释也中央集权了。这也是五四以来,国人反传统也就是反这个大梗。这个锅,也让孔子背去了。

再往后就是西学的进入,中西文化的大规模交流,会通,涌现了一大批学问大家,但总体上学问的破碎的,所谓的“百家争鸣”也是乌烟瘴气的,传统学问被破坏的厉害。这里有一个文化背景是,在当时的国际关系里,工业革命带给西方先进的生产力和强大的军事力量。西方迫切地想要打开这个古老的东方古国,要高价销售他们的商品,低价获得这个国家的原料,这样他们的商业体系才能飞速的发展,他们能够获得暴利。中国是备受欺负和践踏的。当时的国人就要寻求出路了。有洋务运动,有维新变法。有五四新文化运动——德先生和赛先生,有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革命运动。十月革命的钟声响起,马克思的思想传入中国大地,又有了新的思潮。新文化运动是一个持续了很久的运动,一直到现在还在发酵。其中像钱穆啊,是坚守传统学术的。这里开出的学问,就是所谓的第三期儒学,港台新儒学。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甲骨文的研究,地下遗址的挖掘工作,我们有不断地重新认识中华文化,到了现代,文化复兴之号角响起,这里开出的是大陆新儒学。道家的发展,在于对遗址的探究,从老子上出到伏羲。佛家其实还是在啃老本,不过这个老本够啃,佛教是宗教,是究竟的学问,所以不会受到时代的影响。至于大学的学术,基本上以西学为主了,儒学其实是很边缘化,儒学的阐释体系,还是被西学框住了,概念化,系统化,这种西方哲学的“化”一直在肢解中国的学问,所以说儒学在当前的中国还是很边缘的。道家和佛家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儒家多是被研究,被批判的对象,没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许是曾经太过辉煌,太过“显”了吧。

随着西方现象学、结构主义对西方传统哲学的解构,现象学与中国原典有在这近几十年重新遭遇,或许会发生佛教在中国与儒道的结合而成禅宗这样的一种转变吧。这也是有着极大可能的,这是一个出口。近些年来,读经运动,书院复兴,中医复兴,国学也热了起来。我们要树立自己的文化自信,这也是很现实的需求,中下学课本中,国学的比重也加强了。这些都是“复”的一个个小的点,“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复,就是找到生命之根源,从天人之际,感受生命之健运不息与敦厚博大。

这里想到《诗经》里的一首诗歌: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风雨如晦,我们这五千年的文化,乃至于八千年的文明,不知道经历了多少风雨如晦之时,但是呢,却从未一直晦暗下去,雄鸡晨鸣,阳光总会升起,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这里就是中国人的精神,非常地乐观,忧患而乐观。鸡鸣不已,就是奋发向上的精神,是上达之志。既见君子,就如同庄子在《天下篇》里所言的“闻风而悦”,是生命之敞开,是生命接通天地万物之门户,是仁之感通,是道之自然而然的显现,是禅家“明心见性”之觉悟。

天地人,这个永恒的格局里,自然而然地构建了天下,日月星辰之变与不变,与大地之人的仰观与俯察,建立了中国的天时、文明与中道思想。在这样的一个天下,孕育了天人、神人、至人、圣人、君子、百官与民。乃至于后来的道士,以及在天下之内外的僧人,菩萨,居士,佛、耶教徒,天主教徒、耶稣、上帝等。在这个文化多元的世界,如何能够天地清宁?

最近疫情很严重,人心惶惶,风雨如晦。阳过之后,作为个人,还是安心工作,多读书,多写写。

标签: 中国学问的探究听风有信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生活晚报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