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拓
(相关资料图)
▶ 我国航天员第10次飞天任务圆满完成 “圆梦乘组”平安抵京
在轨工作生活186天后,由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组成的“圆梦乘组”顺利回到祖国的怀抱。当天中午,3名航天员乘飞机平安抵达北京,进入隔离恢复期。
▶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本市高考组织保障工作的通告
2023年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将于6月7日(星期三)至8日(星期四)举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将于6月9日(星期五)至10日(星期六)举行。
▶ 北京市城管重点检查考点周边燃气安全
连日来,北京市城管执法部门以辖区考点周边的餐饮单位为重点,开展燃气安全检查工作,全力为广大考生营造安全、整洁的考试环境。
▶ 11条公交专用车道向社会车辆开放的首个周末,北京全市道路运行平稳
本市公交专用车道优化调整措施6月1日起正式实施,三环路主路等11条公交专用车道放开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使用权限,4条公交专用车道启用时间进行了统一调整。优化调整措施实施后的首个周末,全市道路运行平稳,部分路段通行速度明显加快。
▶ 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落地北京 首批8家组织入驻
日前,我国首个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在朝阳区东湖国际中心揭牌并正式启用,首批共有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等8家国际科技组织入驻。
▶ 5月北京口岸出入境旅客达65万人次 创今年出入境流量新高
随着我国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进一步调整优化,加之3月底新航季开启,目前,北京口岸日均出入境旅客量保持在2.1万人次左右。5月,出入境旅客总量达65万人次,比4月增加19%。
▶ “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按下快进键
今年,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北延、平谷线、城际联络线一期工程、京唐城际铁路(隧道段)、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等工程进入施工高峰期,城市副中心轨道交通M101线、6号线南延建设全面展开,轨道交通建设不断加速、硕果累累,“轨道上的京津冀”已初具规模。
▶ 北京城市副中心新添600亩露营打卡地
上周末,马驹桥镇刚刚竣工投用的露营地开门迎客。初见无限时光露营地位于马驹桥镇西马庄村南600米,包括露营地、游乐园、自搭区等三个主题,占地面积600亩。
▶ 无人机助力田间管理 北京城市副中心4.1万亩小麦丰收在即
随着夏收时间的临近,全区4.1万亩冬小麦即将迎来丰收,区农业农村局也提前进行农机具设备检修。
▶ 融入重大国家战略 坚决扛起政治责任──论奋发有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天津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强调,切实增强在新征程上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治自觉、战略自觉、行动自觉,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唱好京津“双城记”。
▶ “津沽粮仓”三产融合 让保供“不掉链”
日前,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武清区明确5个方面18项重点工程、103项重点任务和15个亮点工作,落实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有关情况。
▶ 天津市高考考点:两检+一门 确保考试公正公平安全
今年天津市76个考点全部为符合国家要求的标准化考点。每个考场安排30名考生,配有视频监控设备和时钟,实现无线信号屏蔽全覆盖。考生在考点指定位置,经过两次人工安全检查和一次智能安检门后进入考场。
▶ 让乘客站内通行一目了然 天津站西站导向标识优化升级
记者从天津轨道交通集团获悉,日前,天津站枢纽在多个点位增设“天津站公共交通指引图”和公交指引标识,使乘客站内通行一目了然,便捷换乘。
▶ 河北2022年度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绩效评价考核为“A”
日前,经财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6部门综合评价,河北省2022年度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绩效评价考核总体和5项分任务均为“A(优秀)”等次,获得中央奖励资金1.3亿元。
▶ 京津冀共建计量技术规范达二十九项 成为加强三地计量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6月1日在雄安新区召开的京津冀市场监管区域协作会议上获悉,截至目前,京津冀共建计量技术规范达29项,成为加强三地计量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
▶ 邯郸在对接和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
着力引进教育医疗资源,与京津大型医疗机构共同推进医联体建设,通过结对帮扶、委托管理等方式,吸引京津优质教育资源向邯郸延伸。主动融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努力使邯郸成为雄安新区科技研发成果的转化基地。
▶ 河北6方面发力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恢复振兴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恢复振兴的若干措施》,提出聚焦建设文旅融合、全域全季的旅游强省,从6方面发力加快促进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恢复振兴。
▶ 张家口开发区和会展业招商推介会在京举行
日前,以“相约后冬奥,携手共发展”为主题的张家口市开发区和会展业招商推介会在北京举行,涵盖大数据、可再生能源等产业类别的20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182亿元。
▶ 北戴河:老景区“上新” 引游客“打卡”
初夏的北戴河新区,蓝色的海岸线上游人如织,旅游氛围正迅速升温。碧海、金沙、湿地等丰富的旅游资源,阿那亚海浪电影周、全国帆船锦标赛等诸多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都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 发挥省会优势 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
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田学斌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9年来,石家庄紧紧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积极融入协同发展大局,努力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在产业合作、协同创新、共建共享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记者从天津银保监局和市金融局获悉,目前,我市持续引聚金融资源支持天开园高质量建设发展,着力把天开园打造成为“科技—产业—金融”新循环发展模式的样板。
标签:
- 昨夜今晨,京津冀发生这些大事(2023年6月5日) 当前热闻
- 通讯!野蛮装修砸掉“安全墙”,爽了一两户,慌了整栋楼
- 全球热消息:接诉即办|赶在满冒前彻底疏通管道
- 各航司增加新航线,全球航空客运量恢复至疫前九成 天天快播
- 华为李鹏:加速迈向5.5G时代,中国将步步领先
- 农发行渝水区支行积极参加创建文明城市活动_焦点讯息
- 农发行新余市分行机关一支部联手开展党建共建活动
- 连霍高速过店子宛川河大桥首片箱梁架设
- 中国十七冶集团设计研究院部署2023年安全生产工作
- 当涂黄山小区项目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消息
- 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滚动
- 每日视点!培养运营领军人 上海交大中银科技金融学院拓展产学研生态“朋友圈”
- 小组赛四战全胜!中国三人女篮晋级世界杯八强
- 财通证券给予瑞可达增持评级,布局新能源+通信双赛道,瑞可达成长动能足
- 天天精选!夜经济“郑”升温,多元消费场景齐发力
- 【环球聚看点】2025年底前,郑州要完成所有河流及湖库排污口的排查整治工作
- 世界微速讯:河南打造计算产业新高地
- 今亮点!关注2023年河南高考丨你自乘风破浪,我来保驾护航
- 去年河南优良天数242天,多于国家目标8天
- 超跌板块反弹 336亿资金借道ETF扫货 精彩看点
- 前沿资讯!封闭式基金大发展 规模10年增长25倍
- 市场低迷不改发行计划 权益产品仍逆市“唱起主角” 环球热议
- 世界热头条丨又见私募免收业绩报酬 费率“内卷”是耶非耶
- 市场进入“磨底区” 基金投资未来回报率如何?
- 湖北优化营商环境再升级 二十九条“硬举措”护航“软实力” 当前通讯
- 快消息!“碳资产大脑”聚力绿色动能 湖北先行先试“碳”新路
- 85米长拱桥“悬空”飞跨武汉二环线 湖北顶推跨度最大桥梁完成施工-天天新视野
- 加大“含金量” 增设“公益性项目” 湖北粮食科技项目揭榜制升级-全球讯息
- 世界动态:50.1万人参加高考 湖北启动2023高考护航行动
- 知识产权赋能药企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