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让我溺死在感性的海里——《深海》万字影评 当前简讯

发稿时间:2023-02-05 13:49:51 来源: 哔哩哔哩

前言

看过一篇很短的小说。


(资料图)

有个豪华游轮在波涛汹涌的太平洋上航行着,船上坐满了世界各地的贵客,而在船当服务员、清洁工的却是一些挣扎在底层的穷苦人民。

一天夜里,一个年仅13岁的黑人清洁工在甲板上洗拖把的时候,被大浪给卷进了大海里。风高浪急,何况还是夜间,黑人小孩几乎陷入了绝望。但是,他仍然在海里挣扎着,拼命把头探出海面来呼吸。

不久,船上的总管清点清洁工人数的时候发现了异常,并将这个情况报告给了船长。船长是个年迈的白人大叔,将船员们召集起来开会。

“不行!客人们的时间太宝贵了,我们不能丢了饭碗!”

“对!更何况还是个黑人小孩,丢了就丢了吧!”

“都过了这么久了,估计要么早力气不支溺水了,要么也被鲨鱼吃了,还回去干什么!”

船员们你一言我一语,都反对回去救他。船长也陷入了长时间的犹豫,抽着烟斗,盯着窗外的大海看了很久,一言不发。

然而,船长最后做出了相反的决定:把船开回去找那个小孩!

也许是上帝保佑,船员们竟然真的找到了在海面上挣扎的黑人小孩!他还在拼命地扑腾。

黑人小孩被救上来后,船长忍不住问他:“孩子,为什么你能在冰冷的海里坚持这么久?”

黑人小孩仰着头大声说:“因为我相信您一定会回来救我的!所以我必须坚持到您的船赶回来!”

听了他的回答,白人船长竟然一下子跪倒了,抱着小孩小声哽咽:“孩子,你这么相信我,我却为了要不要救你的生命而犹豫了那么久......”

来自素不相识的人的救赎,是照进深海里的阳光。而相信一定会有人来救赎自己,相信生活还有未来的想法,是深海里的灯笼鱼,虽然微小鄙陋,却可以提着小灯深入海底,在阳光到来前微微照亮人的灵魂。

《深海》放映完后,电影院的灯光亮起,我忍住心里的难过,第一句话是:“我看哭了。”

本以为会毫无波澜的朋友也说:“我也看哭了。”

在场的年轻人都坐在座位上不动,没有人离席,没有人嬉笑打闹地讨论晚上去吃点什么。隐约能听到前排女生的哽咽和抽泣,男生们沉默着望着片尾的字幕出神。

仿佛真如片名一样,情绪如同深海一样从银幕里奔涌出来,把在场的人的身体都席卷了,喘不过气来。难过、遗憾、惊奇、恍然大悟......情绪太多,我一时间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像只有一句“我看哭了”。

我打开手机发了一条朋友圈:“深海把我看抑郁了。”这句话可以描述我当时乃至接下来几天的感受:非常地难过,脑子里除了这个故事以外没有其他的。

很少做梦的我,这几天不知道为什么也突然开始做起了不同的梦,强烈的情绪已经侵入了我的大脑,让我有种溺死在深海里面的沮丧、抑郁——上一部让我有类似感受的电影还是《千与千寻》。

走出影院,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我的脑海被以前的一条趣闻照亮了。

“你知道‘电影’的名字出自哪里吗?”

“当然了。出自《金刚经》——如露亦如电,如梦幻泡影。”

那个时候最大的感受是:我为什么要看这样的电影?

二、观影体验

《深海》的观影体验是曲折而让人回味的。

电影的开场,参宿的简要描述让人已经有些压抑,而几分钟后的粒子水墨片头,配合着宏大悲伤的主旋律,竟然把这份压抑在片头就推向了高潮。我感觉到有点不妙:“这和预告里面宣传的不对啊?”,可能这部电影没我想的那么简单,这份情绪已经如同《大圣归来》片头那样深深传递给了我。

然而接下来,《深海》长达几十分钟的展示把我给气笑了:“拍的个什么玩意儿?”

“难道这就是《大圣归来》导演的水平?”我不止一次小声和朋友说这句话。毕竟《深海》是我期盼多年的作品,而就目前来看这个稀烂、毫无逻辑的叙事节奏,还有恨不得把画面全部塞满的特效,人物张狂到不自然的表演肯定是不能让人满意的。以敏感的电影感知能力和对田晓鹏本人的了解来看,根据前面的悲伤氛围的塑造,这部电影又不像是一个为合家欢、儿童打造的作品,那导演到底在干什么?想表达什么?

我在这些无聊的欢乐中陷入了尴尬和迷茫。

作为一个有过成功先例的导演,连基本的叙事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深海之眼是什么?为什么到那里就可以找到妈妈?为什么参宿这么快就融入深海号了?没有心理上的转折吗?南河这么夸张的表演可不可以消停点?槽点一抓就是一大堆,疑问和抓狂感受越来越多。

朋友理所当然的玩起了手机,虽然有点影响他人的观影体验,但是我也懒得提醒他:就电影目前这个级别的表现,影不影响观影体验根本不重要,已经没有下降空间了。

事情微微发生了变化,是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在南河把参宿扔出大海的时候,突然切入了几个镜头,色调灰暗,并且配有南河微弱的“坚持、坚持.....”这算线索吗?我开始集中了注意力。

可是接下来几十分钟的深海之眼旅行,又让人大失所望——还是老一套的杂乱、闹腾,在心里我已经给《深海》下了差评,到了这份上了我仍旧不明白影片想表达什么,那么只有这样的结论:和《大鱼海棠》一样,又一部只注重画面不打磨剧情的国产动画。

甚至比《大鱼海棠》更糟,因为人物做事几乎没有动机可言,也没有尝试培养任何一个人的丰满形象,一切都在嘈杂中被无视了。

失望透顶的时候,转折却在最后30分钟发生了。伴随“有财”从小猫变成陶瓷罐被突然砸碎,平凡变为震撼,滑稽变为悲伤,不合理全部都合理了起来。

原来不存在“深海号”,不存在水獭和那些吃饭的鱼人,更不存在有魔法、可以带参宿去深海之眼的魔术师南河。一切都只不过是一个抑郁症小女孩濒死前的梦境,一个为了逃避现实而编造出来的绚丽梦境。

那就怪不得剧情没有逻辑,画面色彩还饱和得让人审美疲劳——因为本来就是梦,病人的梦,濒死之人的梦。

而之前那些诸如“萨摩耶”的冷笑话、鞋底火锅里的面筋、还有南河手里无厘头的“超级无敌满汉全席面”,被我在前80分钟误解为逗小孩开心的无聊桥段,都是来源于残酷现实中让参宿活下去的救生措施。

不到两分钟以内,整部电影的残酷悲伤内核终于掩盖不住了,冲出了大屏幕。而更让人难过的是南河的身份上的巨大反差——没有魔法和深海号,更不是个在梦里那样无忧无虑的乐天派,他的乐观只是面对参宿必须要展现出来。不是逆转深海的船长也就算了,偏偏南河自己还是个吃了上顿没下顿、靠打工攒钱还贷的小丑,在游轮上售卖自己的绘本梦想。可就是这样的小丑,却愿意救一个别人看来没有存在感的儿童付出自己的生命,还尝试唤醒她、逗乐她,就像老金舵手说:“自己还没活明白,却想着逞英雄。”

这份反差,让我成功难过起来了,也变成了观影体验巨大的转折点。

当我看到南河嘴唇干裂,竭尽全力逗海中的参宿笑的时候,当他又假装不在意地朝身后茫茫地大喊“来一份满汉全席”的时候,当他在波涛中还能变个魔术逗参宿笑的时候,当他把鞋子当做火锅中的面筋的时候,我哽咽了。联想起前面那些看似无厘头的画面和此时一一对上,让人的内心更加难过。

讲完“萨摩耶”的笑话,南河沉入海底,参宿轻声无意识地喊叫:“你别走啊,别丢下我一个人.....”当她终于意识到这个人是多么希望她能活下去,这个人却连一句回应都听不到了。

最后的最后,我还怀着最后一点期待,希望导演能对观众好一点,让南河在回答“我们以后还会见面的,对吗?”的时候,可以点一点头,就像《大圣归来》里最后江流儿并没有死,轻轻呼唤大圣那样,给观众留下一点念想。

可惜,南河不是大圣,他只是个普通的小丑,要还贷的那种底层劳动者。《深海》也不是神话,没有一愤怒就能改天换地的封印。冰冷的现实海水可以淹没一切。

所以他,摇头了。

他走了,消失了。只剩下参宿一个小女孩说了七次“对不起”,然后抽泣起来。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真的忍不住了,捂住眼睛,黯然神伤起来。

那么多的幻想,海獭,“深海号”的冒险,飞向天空中的水墨鲸鱼,深海之眼里面可以找到妈妈,都是假的,就算画面色彩再饱满,饱满得让人审美疲劳,都是假的。

只有南河的死是真的,只有冰冷刺骨的海水和绝望、抑郁是真的。

结尾,参宿终于在不断地说“谢谢你”后醒过来了。电影也就此结束,没有后续,也没有小女孩的生活,电影就在这里马上把车刹住,丝毫不给思考空间。

不过是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濒死梦呓,在别人看来甚至都矫情、微不足道,只有我们这些观众看清楚了到底发生了什么。

“快醒醒,散场了。”

散场后,我的心情却越来越难过。还好,结尾的彩蛋稍微治愈了我:参宿来到了南河的家乡,也有了自己的生活。

可是,当我从导演采访中得知连这个彩蛋也是梦境、也是虚假的时候,我更加难过了。

参宿依然没有被治愈,她只是获取了一点重新生活的希望。

我的观影体验是前所未有的——哪怕是千与千寻,也只是淡淡的哀伤,而不是这样,在经历了前面的震撼、无聊、疑问后突然转进的抑郁和难受。电影中独特的细节设计,也终于在回想中逐渐被我理解,看来片头的忧伤旋律是真的,也许是想提醒观众这不是一部表面上浮夸的电影。

其实,早在观影之前,我就已经被剧透了一脸:我早就知道这一切都是梦境,可是电影最后优秀的叙事和情绪渲染已经让我成功忽略了这种不好的体验,真正体会到了电影的悲伤内核。

我甚至有点恨导演,恨他为什么要给我讲这样一个让我悲伤到极致的故事。

三、电影气质

为什么要用“电影气质”这样的词,是因为我觉得电影本身是导演的个人想法体现(被过度投资绑架了的不算),都有自身的气质。而《深海》的气质比较特殊,在我看过的国产电影里面比较少见。

用语言描述一下,就是一个欲说还休的心理疾病患者。她很想告诉你她的内核、过去,甚至在眼神里都在暗示,可是话到了嘴边却又不说了,故意用一些看起来很无厘头的话让人觉得这个故事很无趣,可是悲伤是藏不住的,一旦触及到内核,巨大的悲伤马上奔涌而出,打得人措手不及。事后回想起这个故事,才发现那些原本听起来无聊的桥段里也隐藏了巨大的悲伤。

这与《大鱼海棠》是不一样的,因为《大鱼海棠》本身就没把故事讲明白、讲透彻,一个线性的叙事愣是没把人物的动机讲得令观众信服,搞得每一个角色几乎都不讨喜。而《深海》明显只是用桥段掩盖一下,真正的故事在三十分钟里就可以说的很好,所以有人拿《大鱼海棠》的例子来说《深海》也是“绣花”的电影,我是不同意的。

这也是《深海》后劲大的原因,因为前面的桥段确实有精心设计过的痕迹,才让人愿意回味前面的情节,从而触发联想上的难受情绪。

有人批评《深海》剧情割裂、散乱,故意在“赌”观众会因为后三十分钟的良好表现而忽略前面的无逻辑剧情。这也是我想反驳的——《深海》的气质本身就让人捉摸不透,不像很多气质十分“健康”的电影一样,愿意让普罗大众都接受自己讲的好故事(比如《哪吒魔童降世》,探讨了命运以及家庭教育方面)。可以说《深海》受众面小,但是它的确在自己的受众范围内认真讲了一个好的故事。

仔细回想片头那段粒子水墨的场景,那些悲伤的大提琴还有交响乐(我第一次看就觉得有点感动和哀伤),可以说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暗示着全片的基调是什么样子的。

而中间受批评最多的“幼稚”剧情,只是因为这都是抑郁症患者女主的一场梦,梦本身就没有逻辑(何况是一个接近死亡的病人的梦魇):为什么要去深海之眼?为什么吃饭的是鱼人?为什么可以劈开大海?为什么南河有魔法?这些都不重要,只要参宿不想让梦醒过来,梦就会前往哪个方向。

而一个现实灰暗的小女孩,梦中自然会尽量绚丽多彩,让人甚至有生理不适的感觉。

《深海》就像一条蓝色的鲸鱼,在海里看似漫无目的地游,最后的轨迹却让人可以看明白。

于是,很多观众被这份气质吸引,可以二刷、三刷,这样的行为在当下中国电影市场其实已经比较罕见,除非是质量本身优秀或者对观众的吸引力够强(还有近几年的票价确实太贵了,二刷行为越来越少)。

这种独特的气质更体现在观众疯狂地进行二次创作,成为非常忠诚的“自来水”,找各种影评和细节解析等等行为。甚至很多观众去找官方听个主题曲、原声带音乐都会觉得非常难过,仿佛电影中的一幕幕又在眼前放映了起来(包括我在内),我想大概很少有电影能做到这一步。

电影独特的气质,还来自于优秀的台词设计,粗看确实幼稚,但是在情绪的优秀渲染下,这些台词也变得有代表意义了起来。

“你不要深海号了吗?”

“我有魔法,能劈开大海。”

“我说是谁啊,这么不高兴!”

“服务员,来个满汉全席!”

打下这一行行字的时候,电影的画面又很默契地出现在了我的脑海里。

当然,我很喜欢的一个场景,也能体现这份气质:那就是南河和参宿畅谈未来的深海号装修梦想,他逐渐在参宿的瞳孔中变成了剪影,一开始的手舞足蹈动作,却最终变成了在《星空》油画下的独舞。

在那个时候,南河变成了猴子,把头发梳起变成了发射光线的奥特曼,变成了迈克尔杰克逊,不低声下气,在星空下变成了一个自由的剪影。

也就是从这一段戏开始,我逐渐改变了对电影的观感。

深海的独特气质,是一种情绪极其饱满的气质,即使的确存在节奏稀碎不讨喜的问题,却在渲染情绪上做的非常到位,让这部电影成为了一部感性上的高质量电影。目前来说这份气质在国产电影里比较稀缺。

四、电影主旨

《深海》想要探讨什么主旨呢?我认为有两个。

一是“救赎”。

就如同本文开篇讲的那个故事一样,“救赎”很重要,而愿意去相信“救赎”的到来,也同样重要。

在这里先讲电影的一个设定:女主参宿的名字来源于天上的参宿四,是猎户座第二个亮星,男主南河的名字来源于参宿四旁边的南河三。参宿四是一颗濒死的红巨星,被科学家预言将要爆发后死亡,可是参宿四却至今没有爆发,而南河三也依然守护在参宿四的身边。

参宿,一个患有抑郁症的普通小女孩,相貌普通,成绩普通,属于是扔到人堆里找不着的那种孩子,生活在了一个父母离异过的家庭里,一直都过得非常压抑。“寻找妈妈”是她唯一生活下去的希望,可是在微信上不停地讨好妈妈却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后,她彻底丧失了对生活的向往、对“救赎”的期盼。

于是,在惊涛骇浪的夜间,参宿仿佛听见了大海深处有妈妈的哼唱声音,在召唤她,在引诱她走向死亡。她,跳进了海中。(导演解释了确实是跳海自杀,不过因为怕破坏氛围没有明说)

原本只是一个抑郁症儿童自杀的故事,然而,南河却出现了。

南河并不是“大圣”(虽然的确长得像《大圣归来》里没毛的大圣),没有魔法,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他在游轮上给人家照相、画画,顺便售卖自己的梦想——那本168元一本的“深海大饭店的故事”绘本,可惜没人尊重他的生活,都叫他“小丑”。两人的第一次相遇也并不愉快,忙碌了一天的南河发现有一个小孩前来翻阅他的绘本又不买下,无名火起,一边驱赶参宿一边说“真是晦气”。

可是,“小丑”却在危难中做出了一个无比勇敢的决定:直接跳下海去救参宿。

从开头的那个小故事,我们很能理解人在面对类似的处境时,肯定会有犹豫——我能救起来这样的人吗?要不要再等等?

可是南河没有,即使甚至在下海前摔伤了肋骨,也仍然把小黄鸭救生圈一套就一跃而下。

真的没有“救赎”吗?也许参宿在看到破碎的冰冷海水之前,会给出否定的回答,但是南河却用行动坚定地表示:不!这个世界一定存在救赎!它在前面等着你!

更何况,是来自素不相识的人的救赎。

更何况,是要付出生命的沉重救赎。

在海上挣扎数天后,南河不断地给参宿讲笑话、变魔术,试图让她振作起来,坚持下去。可是抑郁症哪有那么好治疗?一直到南河即将力竭也要把参宿推上小黄鸭救生圈的时候,参宿因缺水而干枯的嘴唇仍然在低语:“别管我,别管我......”

参宿一直觉得自己始终是个给周围人带来灾难的丧气鬼,无论是妈妈离开自己,还是南河为了救她而跃入深海,都是自己这个“晦气”招来的。她恨透了自己,不相信有人会对她施以援手。

可是,就在南河一边艰难浮出水面,一边还要努力微笑着对她讲完那个“萨摩耶”的笑话之后,参宿被南河画上小丑微笑妆的嘴唇终于发自内心地笑了。

“你看,天上的星星,好好看.....”

然而周围已经没有那位陌生人的回应,只有茫茫大海的波涛声席卷一切。

南河已经沉入深海了。

他没来得及听到参宿内心在被救赎后迸发出的乐观和坚强,就匆匆离开了。

参宿后知后觉,自己被一个陌生人无论是从肉体还是心理上都彻彻底底地救赎了,可是命运残酷,被荡涤后的灵魂甚至没来得及让另一个伟大的灵魂听到来自内心的抒发。

现实的深海,残酷的让人窒息。

所以,她被救赎后的躯体,发出的第一句话是:“别离开我,别丢下我一个人在这......”

波浪起伏的海面上,只剩下一个套着小黄鸭救生圈的女孩在无力地抽泣。而救起她的人,还不知道在这片海上发生了什么。

《深海》在片尾曲结束后,打出了“人生也许没有意义,我只是不想错过那些微亮的瞬间。”的字幕。我想这条字幕也就是田晓鹏和他的团队做这样的作品的直接目的,也许生活很多时候都是灰暗的,但是救赎存在,无论来自谁,都存在。小到一次拾金不昧,一次深夜长谈,大到一次以生命换生命,这些都是生活中微亮的瞬间,你要好好珍惜。

不仅珍惜,更要期盼,要相信救赎会有一天到来的,就像那个落入海中的黑人小孩,坚信船长会来救自己。而当你被成功治愈后,也应该将这样的善意延续下去,去做别人的南河,让更多的人明白生命因为什么而存在。

五、抑郁症

上面谈到电影主旨其实有两个,另一个就是心理疾病,或者干脆点,就是电影谈到的抑郁症。不过我认为这个专题需要单开一章来写,要给它足够的重视才合我的意。

抑郁症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而且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为它引发的严重后果总是让人扼腕叹息有点无法接受

2023年2月,江西学生胡鑫宇的遗体被发现,被证实为个人出走自杀。目前官方的消息是:缺少情绪宣泄渠道,有明确厌世表现和轻生倾向。

2020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18至34岁青年是承认中最焦虑群体。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而识别率还不到20%。

如此惊人的数字,而在很多人乃至整个社会眼中,都似乎不算什么太大的问题。

“笑一笑就好了。”

“真矫情,不像我们那个时候能吃苦了。”

这种话想必你都听说过,就不多说了。可是即使再怎么样嘲讽,再怎么样忽略,这样的问题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算下来的绝对数量会非常惊人。

可是,这样的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却始终没有几部好的文艺作品来反映,来普及,更新它在大众心中的形象,我认为非常奇怪。《深海》这样的电影让我看到了一点希望,虽然不是通篇都在讲心理问题,但是迈出了第一步,何况还用了3.5亿、七年时间(算是中国动画电影里的顶级制作,未来很可能再也没有如此大的投资)来做这样的一个故事——尽管为了过审,《深海》也差点没能上映。

在《深海》的评论区,我也是第一次看到了如此多有心理疾病的观众在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令人感叹,这是电影生命力顽强的一种体现。甚至在导演三天的抖音直播间里,原本的正常观众采访也变成了一个“心理咨询室”,很多观众无论男女,都在连麦的时候诉说着自己的经历,为此而情绪激动哭泣的还不在少数。我很乐意见到这样的景象,因为无视并不能解决问题,在和平的年代,文艺作品更要担负起这样的责任,百花齐放,关注正常人的生活,关注不那么正常的人的生活,而不是一味迎合娱乐、迎合资本,从而做出一大堆初看还很刺激、却经不起时间检验的快餐消耗品。

有人说这部作品注定小众,因为本来就是面对有过心理疾病或者其他方面受挫的人群的。我认为基本正确,因为我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和共鸣,也很大程度来源于我曾有过心理上的一些问题。

初中的时候,因为遇到一些糟糕的问题,无法和身边任何一个人交流,心里一直很压抑难受,就这样度过了差不多三年时间。幸运的是,后来通过努力还有莫名的运气,我换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在接触了很多阳光向上的人后,我也慢慢走了出来,不再那么难受了。现在想想,那应该不算抑郁症,毕竟我没有吃药也没有治疗,连诊断都没有(抑郁症可不是这么好治疗的),没和父母谈起过这些事情;当然也有可能是,不过我运气比较好,症状非常轻微,也成功摆脱它了。

回想那几年,和《深海》里的体验确实很像:在梦中对未来的绚丽幻想,对现实的憎恨、失望和烦恼,无人可说无人理解的孤独,轻生的念头我也有过很多次(笑死,幸好我执行力没那么好)。那三年,每天的空闲时间就是坐在自己的书房里,看窗外那一小角的天空,有时候是晚霞,有时候有雨,没人打扰,就在难过中不知不觉过完一天了。

所以当我看完整部电影后,既感觉到难过,又感觉到被治愈了。生命有时候总是灰暗的让人很沮丧,可是阳光、希望、救赎也是真实存在的,要相信这一切,才能享受生命的美好。

对于抑郁症,我本人了解不多,也怕自以为是地高谈阔论后,伤害到真正有过抑郁症的人,就不多谈了。但是我真切地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心理上被好好地重视、治愈,不要放弃生活的希望——一个人如果真的不幸离开了,残酷点说,地球仍然会转,人们的生活还要继续;可是世界却会真真切切地被一个努力活着的人而改变。

对于不算很健康的人群的重视和关怀,也应该是一个社会健康的标志,在这一方面文艺作品应该起到非常重要的任务。希望未来像《深海》这类探讨以前我们不太在意的角落的作品能更多一些,同时也希望大家的心理都能健康成长。

借用《流浪地球2》的一句台词:“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

五、田晓鹏导演

我有个癖好:对演员基本不了解,但是很喜欢看导演的资料、经历、采访。

田晓鹏导演,是我所了解的导演中的异类。

他,内向,拘谨,社恐,不像其他那些导演可以呼风唤雨,在镜头面前洽谈自如。在对待自己的作品的时候,也许也是像其他导演一样,将其视作自己的孩子,却从不向外界透露自己对它们的感情。

在面对《大圣归来》的时候,他说这是一部商业片,为今后的中国动画电影制作做个模范,不是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东西。

在面对《深海》的时候,他说以后未删减版都不会放出来了,因为这已经变成过去的东西了,不用再管。

但是,他的《大圣归来》做了8年,《深海》做了7年。前者打开了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后者为中国动画电影工业化和技术突破做了很大的贡献。

第一次听到《深海》的片名,是在2015年。那时田晓鹏刚刚做完《大圣归来》,大获全胜,并成功拿到了巨大的投资。他有两个选择,一是《大圣闹天宫》,纯商业片,二是《深海》,田晓鹏毫不犹豫选择了《深海》。

我记得他说过,《深海》是他脑中存在了很久的故事,是这辈子一定要做出来的东西。“深海异客”作为他的微博名字,也用了十年之久。

在2022年10月过审未成功后,田晓鹏将头像换成了纯黑色,几乎删掉所有微博。直到今天最需要宣传《深海》的时候,他仍然固执着、拘谨着,没有在2022年10月后再发一条实质意义上的微博。有时候这样的情况让我非常疑惑:如此内向、拘谨、情绪化、感性的人,适合做一名需要统筹各种资源、打通各种关系的导演吗?

事实证明,当然适合。

抖音直播的时候,田晓鹏面对镜头,直言自己非常“社恐”,但是听说了连麦观众的诉苦,他同样可以给出理性而温柔的回答。

观众问他,《深海》需要什么样的票房才能回本?

田晓鹏直接回答:“13亿才能回本,现在已经亏得很厉害。”他说自己对不起投资人,更对不起和他一起工作的团队,陪他“瞎胡闹”了很久,浪费了七年的青春。以后会努力做商业片打工还钱。

听了这段陈述,我想田晓鹏对电影的态度已经表达得非常明显了。

只有这样赤诚、坦率、细腻的人,才能花那么长的时间去做好的作品,才能在每部作品里感受到导演那内敛却又收不住的情绪表达。

就像《深海》和《大圣归来》,都在片头用了那么浑厚、感情充沛的旋律,展现电影里的世界奇观,让人看了都忍不住落泪。这种情绪表达方式,我可以记一辈子。

宋徽宗在接见乳母的时候,动情地对他讲述了多年前乳母打他的场景,每一个细节都说的很详细,最后还落泪了。也许用理性的眼光看他,就是一个小家子气的人。可就是这样的“小家子气”的人,却在画画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至今中国很少有人在艺术上达到这样的水平。

因为艺术需要感性,需要情绪化的表达。田晓鹏正是这样一位导演,这不是劣势,而是他的优势。

我对田晓鹏的态度也很鲜明:永远追随,出一部看一部。

当然我还有个私心,就是希望他能像承诺的那样,快点做电影,好让我也能在年轻的时候多以青年的眼光去欣赏这些好片子,毕竟青春的视角可太棒了。

六、为什么我们需要这样的电影

我真的很喜欢电影,尤其是这样的幻想类的动画电影,因为那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深海》的评论区里,我发现了一条眼前一亮的评论:“在现实世界里,这只是一条简短的新闻标题。但是在动画的世界里,它却变成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我想这就是这部电影最伟大的地方。”

说的太好太准确了。这两年来,电影题材高度趋同,似乎所有电影人都瞄准了一个方向,然后疯狂砸钱砸明星,这样既能过审无压力,还能收到不俗的票房。

可是后果是,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非常恐怖的“凋亡”现象——不是逐渐衰落,而是不知道为什么一时间内似乎中国没有期待的电影可看了。尤其是2022年国庆档,影片质量和国产电影口碑下滑到了一个极点,票房更是惨不忍睹。

而我,也是突然意识到自己好久好久没有关注过电影了,一翻名单,没有一部想看的。

幸好,2023的春节档,还有《流浪地球2》和《深海》,让我发觉中国认真的电影人还大有人在。

扯远了,我的意思是,我们的电影本来就不该单调,应该百花齐放:有宏大叙事,也有平凡人的故事,更有关注少数群体的题材。在这一点上,《深海》就把主角交给了一个抑郁症的普通小女孩,和一个生活不如意的漂泊劳动者,没有任何的夸耀,却能给我们展示一个平凡人的波澜壮阔内心世界,这在目前来说十分罕见。

有个新闻一直被我深深牢记着,每次回看都会被触动一次。

2022年5月18日,一位57岁的大叔在勇敢救下溺水的小女孩后,默默收拾好离开,没有言语。

有媒体忍不住拦住大叔,采访了他,问他救人的动机是什么。

谁知,一问,不善言辞不苟言笑的大叔直接落泪了。

一边抽泣着一边说,在他十岁的时候,妹妹溺死在了他的眼前,而他却没能成功拉起妹妹的手回到岸边。如今过去了将近50年,他终于再次有机会救起一个溺水的小女孩,尽管,只是陌生人。

点赞最高的评论也让我印象深刻:“在梦里已经练习了无数遍了,这一次又怎么可能会失手。”

我不认识这位大叔,时间也过了这么久,网上已经找不到其他的跟进报道。可是我总是忍不住遐想,这位外貌平平无奇的大叔的心里,会不会也存在一片深海呢?

在每天光怪陆离的梦里,他曾勇敢地跳下河去,无数次练习游泳救人的方法,无数次向妹妹伸出自己的手,把她拉回岸边,两人最终都能获救。

可是每次都会醒来,一切的幻想和梦都将瓦解。妹妹沉底的最后容貌,在这片深海中保留了47年,成为了他一直以来的阴影。

但是就在57岁的晚上,一个小女孩的呼救,再次带他在现实中回到了深海。

他勇敢地跳下河去,就像47年梦里演练的那样,有惊无险地抓住她的手,将小女孩带上了岸。

为什么大叔是如此的沉默,救完人直接离开,仿佛害怕这一切?

也许,这片深海,带给他的心结和阴影实在太过分了。这么多年来,自己早就从懵懂的少年成为了一个平平无奇的大叔,可是能向他人诉说这片深海,又能得到理解和同情的机会又少之又少。大家只会劝他“想开”,“向前看”,就像社会上对中年男人必须成为顶梁柱的广泛认知那样——你不能柔弱,不能脆弱,必须要坚强,忘掉曾经的情绪,才能担起社会责任。

久而久之,也就沉默了。可是每天深海都会照例涌进梦来,每天都要练习如何去救起自己的妹妹。

直到今天,他终于再次得到了机会,可以在现实中去拯救生命了。望着那个同样年纪的小女孩,却不是自己每天梦见的容貌,握住的手,也不是梦里那样的手,大叔终于可以面对镜头好好地哭一回了,就像10岁的少年那样——这些眼泪,欠了47年。

我不知道这位大叔现在过得怎么样,每天还会做梦吗?还是像过去那样,像社会上千千万万沉默平平无奇的中年人为生活而奔波?今年春节的时候,他去看了《深海》吗?

他去没去看我不知道。但是如果他真的去了,不管是陪吵着要看动画片的孩子去,还是自己被别致的标题吸引,独自去看,他的反应我都能想象的到。

田晓鹏导演在路演的时候,这样回答观众:“每个人都有心里的情绪,有过去的黑暗的放不下的东西,有一片深海,这就是我拍这部电影的初衷。”

据说,导演自己也曾患上过抑郁症,所以能将抑郁时梦见的东西还原的那么真实。

当然,这都是传言。

可是导演曾有过焦虑、抑郁的时光,这是真的。在制作完《大圣归来》后,田晓鹏遭到了大量的诋毁、谩骂,使得他一度陷入焦虑、怀疑等不好的情绪,这也为做出制作《深海》的决定埋下了伏笔。

回到标题,我们为什么需要这样的电影?因为在目前的社会里,患上抑郁症、心里有放不下的执念等等消极行为,往往不被正视、重视,甚至会被常常误解。可就像上文说的,这不代表问题就不存在,现在不去重视,将来迟早会出一点问题——不管是个人,还是社会。

无论是胡鑫宇同学也好,还是很多青少年轻生行为的例子也好,其追根溯源,都来自于本人曾有过心理上的迷茫、抑郁等情绪而没有得到正确疏导和解决。可是正因为他们是青少年,没有相对很高的社会地位、财富,即使毁灭了,也无法向这个社会发出应有的声音,使得大家始终对这样的问题闭口不谈甚至是故意逃避、压制。结果,青少年抑郁检出率有逐渐走高的趋势,也许未来的悲剧可能还会越来越多。

而反映这样的问题的文艺作品,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一部、两部可能都没什么用,可是如果有人文关怀的导演、作者越来越多,这样的社会问题很有可能会得到真正的重视,甚至是得到解决。

就像《熔炉》那样,就像《素媛》那样,就像《我不是药神》那样。

这样,就有机会让千千万万平凡的人——如同那个救人的大叔,会有机会将情绪疏导进大海,疏导进深海,让深海的深海之眼卷走一切。从此,讲出曾经的难受情绪,将不再是一件羞耻到让人发笑的事情。

七、总体评价

请原谅我的私心和幼稚,我给《深海》打满分。

在剧情、节奏、画面上《深海》都有不足的地方,尤其是节奏,本来完全有机会可以将梦中的故事做得流畅、温暖、诙谐而自然,这样与后面的残酷现实会形成更大的落差,戏剧张力才会更加足。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深海》的口碑肯定不会两极分化,而是一致好评,那么它也有了“冲击神作水平”的把握。只不过很可惜,就像导演说的,自己陷入了深深的执念,一定要完全还原抑郁症小女孩的梦境,无逻辑和破碎都是应该的。

但是,《深海》在情绪渲染上给了我巨大的冲击,让我几天内都一直陷在这样的难过情绪里无法自拔,甚至越陷越深,用句玩笑话说,甚至到了想“跟随南河离开这个世界”这样的程度(当然了,这是不可能的,我还是很坚强的)。这样的体验前所未有,比《千与千寻》的体验更加震撼、深入,而且据我所知,我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

如果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或者你也本身不算个非常大大咧咧的人,有时候在深夜也会偷偷“emo”一下,那么我建议你去看这部电影,而且一定要在imax厅看,毕竟磨了七年的“粒子水墨技术”不是闹着玩的,是为电影院而生的。

这几天以来,除了写稿子、查资料,以及循环片头曲《心之所往》外,我几乎什么都没干,心里有种巨大的难过情绪,一定要将它释放出来让大家看到。这也能体现《深海》对我的吸引力。

我希望像《深海》的电影,还有像《流浪地球2》这样的电影,可以越来越多,这也是我对国产电影的最大希望。

它的整体印象也许压抑,可是却充满人文关怀的光辉,就像我说的,气质太独特了,一眼就看出来了。往后的日子,我还会不断看这部影片——只要我不怕再陷入难过情绪的话。

大海是圣洁的,可以包容一切。而深海,却常常暗流涌动,吞噬一切,让人不敢靠近。可是不能因此就只去看大海,而忽略深海的存在。

因为,救赎的光,连深海都可以刺破,照出沉底的红卫衣。

“要相信,我可是有魔法的,能劈开大海。”

八、尾声

在影评初稿将近结尾的时候,我出去取新办的身份证。

单曲循环片头主旋律《心之所往》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扎着高马尾的女生,初中模样,走得很快,背着书包,看来是要去图书馆上自习。

她的书包上,挂有一个电影里的“有财”玩偶,在寒风中跟随着女生的轻快步伐一跳一跳的。

我感受到了强烈的沟通想法,很想上去问她:“请问你也是看了《深海》后买了这个挂件吗?我真的很喜欢这部电影。”但是想了想,又没有上前,我怕得到相反的回答,也许她只是觉得可爱才买了这个挂件,那样就让我很失落。于是就看着女孩逐渐向图书馆走去,消失在门里。

我在想我的初中时光,那个时候如果也能有这样一部《深海》可看, 也许心情会好一些,也许会更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学业。那我也一定会买一个南河的挂件,或者电影中的《深海大饭店的故事》绘本,每天看看,更乐观地面对生活,忘却烦恼。

这也是好的文艺作品给我的帮助,我很期待更多这样的作品出现。

当然,没有这部电影,我也还是用几年慢慢自愈了,并且空出了一点时间,得到了一些锻炼,有时候也会去帮帮别人。我的力量很微小,但是我希望它有一天也能想光芒一般可以刺穿深海。

电影《深海》2015年立项,上映于2023年。2015年,我的心理上逐渐开始出现问题,2023年,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不能不说,这是一种缘分,是我这样的电影迷的缘分,也是很多坚持到现在的抑郁症患者的缘分,能坐在昏暗的电影院里静静听田晓鹏导演讲完两个小时的故事。

有人说,看完《深海》后走出电影院,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我也是真心这么想的,《流浪地球》原著写过:希望才是最宝贵的东西,比黄金和钻石都要宝贵。

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希望,即使深陷深海的漩涡,也要勇于自救,坚定地相信救赎的到来。

想哭的时候就大声哭出来,不想笑就别笑,不要总是低声下气,也不要总是显得很“懂事”。我们受到的理性教育很多,一定要在每个关键节点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一定要按既定的步伐走下去才算人生赢家,可是人本身就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体,没有感性,没有共情能力,就算不上完整的人。

有时候,想任性一把,真想就这么溺死在感性的海里。

今天,参宿四仍未如科学家预言的那样爆发,南河三也仍然如同以往静静守候在参宿四的周围。

愿你今后的每一次笑,都是真心的。

谨以此文,献给走过长夜的你。

标签: 豪华游轮 流浪地球 大圣归来 嘴唇干裂 女孩的生活 人生也许 在星空下 大鱼海棠 满汉全席 发展报告 大圣闹天宫 改天换地 拾金不昧 世界奇观 迈克尔杰克逊 细节解析 千与千寻 人文关怀 IMAX 波涛汹涌 国产电影 心理疾病 中国动画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生活晚报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