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周斌在发布会上介绍研究成果。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新华社上海12月3日电(记者张建松、丁汀)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周斌,带领张少华、赵欢等研究组成员,开发了一种独特的遗传操作技术——邻近细胞遗传学技术。研究组利用该技术,以小鼠为研究模型,揭示了生物体内细胞也会“搬家”,并且自身功能会随着新的“邻居”和生活环境不同而改变。相关研究成果2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
12月2日,在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实验室,周斌(左)和赵欢讨论实验数据。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资料图片)
“这就好比我们熟悉的‘孟母三迁’故事,每搬一次家,孩子就会受到周围同伴和环境的不同影响。细胞也是如此。”周斌说,“生物体内的细胞不仅会‘搬家’,而且每搬一次家,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都会表现出不同特征,甚至它们的命运也会因环境而变化。”
12月2日,在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实验室,周斌(右)指导张少华进行实验。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肿瘤在发生过程中,肿瘤细胞会“招募”周围组织中的血管迁移至肿瘤。利用邻近细胞遗传学技术,研究组直观地展现了不同阶段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并通过长时程追踪,首次发现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会迁移到肿瘤外包膜。
12月2日,在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实验室,周斌(右)和赵欢(中)、张少华一起分析组织切片。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如何在复杂的体内环境中,精准直观地揭示细胞间相互作用,一直是各国生命科学家致力于解决的技术难题。”周斌说,“10年来,我们先后培育了50多个小鼠品系,才能在多种组织中,实现对相邻细胞的精准定位和永久示踪。”
业内专家认为,这一新技术突破了传统示踪技术的局限,实现了邻近细胞的遗传操作,为发育生物学、干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和肿瘤学等众多领域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支撑,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来源:新华网
作者:
责任编辑:冯峥
- 今日快看!我国科学家利用创新技术揭示细胞也会“孟母三迁”
- 焦点消息!四川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关爱残疾人
- 上海自然博物馆举办“深海园林”展
- 成都开行全国首趟中老跨境区块链贸易班列
- 世界报道:“径山茶宴”的民间传承
- 全球要闻:西米克《疯子》:捍卫好奇
- 天天热点!Sabi,你清醒一点
- 世界观焦点:如东县掘港街道:构建肉鸡现代化生产体系 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 【速看料】这是纯爱?
- 海贼王1043集:罗宾公开发福利,变身巨大化,激战黑玛利亚
- 全球快资讯:如何线上建立母子健康手册?北京妇幼保健院详解
- 环球今日报丨北京地铁:12月5日15时起,前门站A口封闭
- 韩国学者黄载皓:中国应成为希望分享技术合作成果国家的“诺亚方舟”
- 天天热资讯!6连降
- 环球热议:坐标房山良乡!这座肉类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竣工投用
- 全国多地密集调整核酸检测政策!关于出行、就医、密接判定,一图速览→
- 1/8决赛前瞻:波兰队挡得住法国队的前进脚步吗?
- 河南济源:冬日王屋“仙草”,“绽放”神奇冰凌花
- 当前聚焦:6岁男孩和姐姐生气后出门失踪,市民连夜帮忙寻找十几个小时,最终被平安找到!
- 环球通讯!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助力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 【时快讯】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河南提前下达2023年中央财政衔接资金60.8亿元
- 资讯:因疫情防控,郑州地铁1号线碧沙岗站等多个站点暂停运营
- 世界微头条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 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人才“活水”
- 环球观速讯丨三医创新基地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 快看:【一梦芳菲】你的魂魄,是我梦中的万倾格桑花
- 焦点速读:微纪录片|生命的颜色
- 第七届上海国际诗歌节特刊诗选|庞余亮:北门槛……
- 千场里程碑 梅西再破门 阿根廷队晋级八强
- 世界微速讯:北京: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人群,疫情期间减少不必要外出
- 全球即时:日课丨朱子读书法157 读书要落地,理解要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