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上下游企业、升级生活场景、加速文旅融合
文化产业园 各有新看点
核心阅读
(资料图)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管理办法》,通过统筹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的命名、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升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的建设发展水平。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34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如何提供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如何推动文化产业融合与创新发展?各地进行了多样的探索和实践。
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18071亿元增长到52385亿元,文化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在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新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中,获得命名的15家园区文化企业集聚并形成良好产业生态和服务体系,对区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辐射带动作用,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示范性。
近日,本报记者走进其中3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探访它们如何推动文化产业融合与创新发展。
产业集聚,促进深度合作
没有围墙,园区、城区、校园、商圈无缝交融;没有分割,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面积仅8.2平方公里,却汇聚了字节跳动、哔哩哔哩、叠纸游戏、AECOM、声网等新兴领域的优质企业——这里,是位于上海杨浦的大创智创新发展示范园区。
“自2003年起步至今,大创智创新发展示范园区依托周边大学资源优势,依托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能力,重点培育泛娱乐、大设计、新消费三大文化科技产业集群,不断构建出政府、企业、高校、园区共创的创新生态。”园区运营方上海杨浦知识创新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蒋建星介绍。
在这里,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聚集。2014年,从3个工位出发,一家名为声网的企业开始在园区创业。短短几年时间,声网在泛娱乐社交、在线教育等领域市场占有率领先。大创智积极支持举办创业伙伴营,不断发掘引入优质初创项目,吸引上下游企业进一步汇聚。
在这里,产业联盟助推企业重塑。大创智聚集了一大批国内外设计公司,在大创智推动下,大创智设计产业联盟应运而生,每年举办的大创智设计产业论坛吸引超过300家企业集聚,促成多个合作案例,助推设计企业转型升级。
园区还通过上海网络视听行业协会MCN专委会、湾区加速器、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杨浦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等70余个不同产业功能、不同商业模式的众创平台和孵化器,为企业提供资源对接、上市培育、项目孵化、人才培养、知识产权等服务,积极帮助企业成长,促成企业间的深度合作。
在这里,校企联动激发创新活力。复旦校友创建的万物新生,专注于中国数字化循环经济;同济大学数据科研团队和腾讯公司机器学习算法团队联合创立的脉策科技,深耕城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成为业内翘楚。
另一方面,大创智也积极为周边高校的学术科研成果提供转化渠道,探索出政府、企业、高校、平台联动的成熟模式。目前园区有高新技术企业459家,企业发明专利数312个,企业软件著作权4146个。“出了校门就进园区”“校门口就能创业”成为大创智的金字招牌。
如今,已有超过4500家企业在大创智成长,其中上市企业15家,总营收突破3000亿元。众多头部文化科技企业在此集聚,还有大量小微文化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形成了大中小文化科技企业共荣共生的产业氛围。信息服务、商贸服务、设计文创等主导产业日趋成熟,智慧医疗、金融科技、云原生等新兴产业成长迅速。
产城相融,丰富文化生活
一到周末和节假日,天津滨海新区智慧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内的山丘广场,就成了年轻人潮玩生活的聚集地——坐在“山丘”上,听场户外音乐会、看场露天电影,给忙碌的身心放个假;还可以逛逛咖啡市集、青草节市集,买个伴手礼带回家。
作为智慧山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一部分,山丘广场和艺术中心(剧场)、数字公园(儿童乐园)、“那山”街区内配套商户店铺等组成了产业园的社区生活空间。智慧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占地100亩,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整体布局呈九宫格形状,山丘广场处在最中心区域,前后左右对应的是产业园的商业写字楼,里面聚集了400多家企业。
“传统的产业园以生产为主,新兴的产业园区兼顾生产和社区功能。”智慧山产业运营中心总经理张丽君介绍,截至2021年底,园区入驻企业431家,注册企业近2000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超过50家。
如何避免产业园工作日繁忙,假期变空城的问题?智慧山文化创意产业园一直在探索。
瞄准“文化+科技+生活”的多功能综合型创新园区定位,产业园聘请了国内外知名建筑师,对原有的写字楼园区进行立面设计,打造了山丘广场、数字公园、剧场等兼具建筑特色和社交功能的空间。除了公共空间的升级改造外,园区还规划引进了咖啡馆、书店这些方便社交的商业场所。
“产城融合是产业园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转变,办公园区节假日空城的现象,会被逐渐升级的生活场景所填补。”张丽君说,有了载体后,还要推出一些高质量活动。
从广告节作品展映,到年度“芒种诗歌节”,再到每周末的大型主题活动,“亲子艺术节”“那山生活节”“大脑出逃艺术市集”等,产业园将艺术生活紧密融入商务园区中。
“活动运营是园区持续提升区域创新创业影响力的重要方式。”张丽君说,园区每年举办380多场各类专业、亲民的活动,为企业创造更多与外界、跨行业伙伴交流的机会,也丰富了企业员工和市民的假日生活。
文旅融合,延长产业链条
夜幕降临,正安吉他文化广场热闹起来,市民们三三两两,有的围着路演的乐队听歌;有的抱着吉他,聚在一起排练节目;有的选好角度,架好支架,向网友介绍“流光溢彩的夜正安”。广场正中央,巨型吉他雕塑正在灯光下变换着颜色。
这里是贵州省正安县吉他文化产业园,产业园北区为集吉他生产、研发、物流、销售等为一体的吉他文化产业装备区,南区有供休闲旅游的吉他文化广场和吉他风情街。
从第一家吉他企业落户正安吉他文化产业园起,经过10年的发展,园区内目前年产销吉他超过600万把,约占全国吉他产量的1/5。“如果单搞吉他制造,我们的产业会局限在工业领域。”正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安辉说,从2016年起,正安就开始着手吉他文化的培育、推广和普及,延长吉他产业链。
在正安吉他文化产业园内,占地2000平方米的吉他文化广场成为县城的特色地标,街边护栏点缀着音符和吉他元素,吉他风情街上的餐馆也挂着园区内生产的吉他。“我们结合产业做出特色,将吉他、音乐等元素融入园区和城市建设中,让人来了就记得住。”杨安辉说。
午休时间,在南区的吉他风情街上,五六个青年人手一把吉他,坐在小马扎上练习合唱。“我们从小学到老年大学,都开设有吉他课。”杨安辉介绍,正安加大吉他文化的推广普及力度。“通过开展吉他文化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活动,我们有超过5万人入了门,现在大街小巷,都有会弹吉他的老人、小孩。”
“培育吉他文化,最终是为了发展产业。”2020年,曾经在吉他广场上组织过乐队的音乐爱好者薛军加入了县里成立的吉他文化推广专班,搬到了吉他文化产业园内工作。在他看来,吉他文化一头连着工业,一头连着旅游,“一方面,可以培育吉他消费群体;另一方面,浓厚的吉他文化氛围也能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目前产业园内的吉他旅游正在起步阶段。”贵州正安经济开发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朱梅方介绍,“我们还将通过在园区内举办音乐节等活动,持续扩大正安吉他文化产业园的影响力,真正实现吉他工业、吉他文化、吉他旅游融合式发展的目标。”(记者 曹玲娟 龚相娟 陈隽逸)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曹玲娟 龚相娟 陈隽逸
责任编辑:品一
标签:
- 文化产业园 各有新看点
- 从试点转为常规业务 基金投顾牌照扩容有望 时快讯
- 送岗进校园!长宁区探索实施“一校一策、精准招聘” 每日视讯
- 生态“对赌” 赣粤双赢
- 法网夺冠实现三圈“全满贯”!德约科维奇成男子网球第一人|滚动
- 【世界快播报】省市县联动护航高质量发展 浙江小切口开展政治监督
- 【世界报资讯】女装尺码越做越小,商家刻意制造身材焦虑?
- 济南:集体廉政谈话压实管党治党责任
- 2026年花滑四大洲赛落户北京 打响米兰冬奥会“前哨战”|全球热议
- 拉面和面的正确配方视频_拉面和面的正确配方-全球关注
- 时讯:oppo手机听筒模式怎么取消_手机听筒模式怎么取消
- 黄建华华东理工大学_黄振华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相关内容简介介绍 世界观天下
- 焦点热门:H&H国际控股(01112):2024年票据的指示性金额1.42亿美元及指示性金额2986.2万美元已各获有效提交以供交换及购买
- 5750门课程获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世界资讯
- 斗罗大陆第一部和第二部有什么联系?新一代七怪以霍雨浩为首-微速讯
- 【全球播资讯】中国信通院碳数据服务网络(CRC)今起正式发布;多地印发实施方案,地方创建一流企业工作提速|投资者早报
- 天天热点!印度向小米印度555亿卢比扣押案发出SCN通知
- 隐名股东股权的相互转让合法吗?|当前资讯
- 热门:“降息潮”蔓延 多家中小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
- 世界即时:二连浩特出入境客流呈上升趋势
- 天天动态:南方电网加快科技创新,提供优质服务 可靠电力助力高质量发展
- 世界快看:五月快递发展指数同比增长近四成
- 基金代销平台尝试推广“正收益”专区|每日快看
- 修复海洋生态、发展生态旅游,浙江温州洞头区 建设和美海岛 守护碧海蓝天_热门
- 银行携手电商平台 “618”花式促消费
- 世界快报:全国大学生智能科技创新创业挑战赛启动
- 部分持有期混基“开门迎客” 基金经理拟自购百万_最新
- 地方产业基金快速升温 基金设计更完善
- 工人日报:志愿填报市场火热的背后…… 环球热议
- 旅客注意!拉萨火车站加开列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