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中国网旅游3月17日电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决定开展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推荐遴选暨培育试点工作。申报单位可以直接或通过所在地的地市文化和旅游部门向省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提出申请。省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按照树标杆、强引领的原则,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进行审核,对涉及红色旅游题材、历史文化题材、民族宗教题材的项目严格把关,根据审核结果择优推荐上报。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科技教育司将按照职责分工,通过材料审核、专家评审等方式对申报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经公示后,确定并公布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名单。对于纳入培育试点名单的项目,文化和旅游部将在项目发展、人才培养、交流合作、宣传推广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更好发挥项目的试点先行作用。
据了解,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的开发或经营等单位作为申报主体,应满足六大要求:
(一)项目持续开放。项目应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依托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工业遗产、博物馆等场所或相关空间,开放状态正常(季节性或临时性停止开放除外),发展前景良好且未来持续存续期原则上不低于一年。
正在建设或尚处于运营试点状态的项目,临展、临建类项目等暂不申报。
(二)项目面向游客。项目在性质上属于面向消费端的旅游产品,对于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具备相应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和相对完善的运营管理服务等制度,游客接待数量多,游客评价高,且具备一定的复游率。
(三)项目科技含量高、互动体验感强。项目是基于5G、超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体现旅游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装备先进、展示方式多样、创新性强,能够生动展现特色文化内涵,提供较强的沉浸式体验和互动感受,创新提升游客的多维旅游体验。
(四)项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项目社会效益良好,市场认可度高;开发设计、建设运营等现代化特征明显,成本投入合理,产业链拓展性、延伸性强,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具备长期运营发展的可持续性或者可复制可推广的可行性。
(五)经营单位信誉良好。项目的经营单位是合法成立并有效存续的法人实体,具备长期开发、经营项目的资金、技术、经验、人才等必备要件,未被认定为文化市场、旅游市场失信主体。
(六)项目具备合规性。项目不存在政治导向、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近三年内(营业不足三年的自营业之日起)在内容安全、生产安全、生态环境等方面未出现违法违规问题。
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是指依托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工业遗产、博物馆等场所或相关空间,运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并融合文化创意等元素,通过文旅融合、虚实结合等方式,让游客深度介入与互动体验而形成的一种旅游新产品、消费新场景。(伍策 一丁)
标签:
- 每日快讯!政策调整:东盟旅游团入境广西桂林或可免签
- “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现在起可申报-世界热点
- 中消协:六成消费者认为“报复消费”可能性高 全球热闻
- 河北省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员培训班成功举办_环球观热点
- 越南举行仪式欢迎中国游客 天天快消息
- “家门口”就业促增效助增收
- 第133届广交会将全面恢复线下展-天天速看料
- 河南用心用情点亮残疾人就业梦想 不同人生 同样精彩
- 全国轮椅篮球训练营收官 选拔人才 备战大赛|今日快看
- 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贵州区域考试中心工作会在渝召开 全球即时
- 李默然:中国演剧体系的践行者
- 建立一种相对科学的人工智能观|环球快消息
- 商户打开门店,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 全球播资讯
- 中轴线上观新展,景山观德殿展出京味儿书画 焦点报道
- 今日热文:股市熔断、央行“输血”续命,瑞士信贷的“存亡之秋”
- 汪小菲称与葛斯齐一笑泯恩仇:没什么事过不去
- 霉霉无预警宣布发4首新歌 歌名曝光引粉丝狂喜_环球今日报
- 聚焦:党建+优质服务 | 国网突泉县供电公司:开展“3.15”供电服务宣传活动
- 一人之下657|反转术式!贝希摩斯成纳森卫,以利亚的牛X谁懂?-世界快看点
- 画江湖之不良人:反派强硬,白子由攻转守?第四集片头棋局详解!_全球今亮点
- 河北芦台:厂房屋顶光伏电站助推低碳发展 每日速读
- 当前通讯!12315平台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44.72亿元
- 环球快看点丨河北着力升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8平方米
- 【报资讯】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 好生态创造好生活(雪域高原绽新颜)
- 环球视讯!上市险企前2个月揽入保费7576亿元:寿险收入分化 产险集体上涨
- 多家银行优化信用卡分期业务 “手续费”更名为“利息”
- 天天快资讯丨一周内3家银行“拒赎”二级资本债 业界称不赎回频发或提升发债成本及难度
- 3年来首批赴越旅游团队从广西友谊关口岸出境 每日快讯
- 美财长耶伦警告:若危机继续蔓延,将可能引发挤兑
- 每日报道:七部门联合部署2023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