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读书|欧洲的城市:现代性的一种叙事

发稿时间:2022-11-20 09:03:02 来源: 腾讯网

本雅明说过,现代大都市是对现代性魔幻般的彰显和神话的再生,城市是个让人无法一语道明的地方,城市有时显现诱惑力,有时具有威胁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何解释现代性与城市?让我们以本雅明的话作为现代城市分析的开场白,然后借助以下三本书进入欧洲城市的历史时空。城市创造了现代性,同时也被现代性创造着。

威尼斯:打造前现代世界的历史

经济和贸易在城市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相较于社会文化的可塑性及灵活性,经济被赋予了更为固着的内涵。众所周知,现代城市比起宜居之所,更像是谋生之地,而威尼斯在这两方面都很出色。《威尼斯:海洋共和国》(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22年5月版)以海洋事务为中心,讲述9-18世纪的威尼斯共和国,展现威尼斯在航海、贸易、政治、社会结构与文化艺术方面的变迁与影响。

《威尼斯:海洋共和国》

[美]弗雷德里克·C.莱恩 著

谢汉卿 何爱民 苏才隽 译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

弗雷德里克·C.莱恩指出,威尼斯本质上是一个城邦,或者说一个城市国家,它的人口规模与其卓尔不群的、有创造性的社会实体相适应。作为城邦,它在中世纪时期拥有的强大海权延伸到各处,将这个松散的帝国联系在一起。它还形成了具有凝聚力的社会和政治结构,形成了高效、独特的经济制度。直到国家中央集权的现代,它仍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的一部分权力,尽管这部分权力在缩小,但足以维持其社会组织的特殊形式,亦足以为其戴上城市规划方面的桂冠。

毋庸置疑,经济利益是首要目标。威尼斯凭借其地中海的战略位置,抓住了大发战争财的机会。军械库的生产非常高效,组织体系很有条理,威尼斯的商船可以投入战斗,战船则准备了充足的空间方便装载货物。这种设计思路表现了威尼斯人的高度实用主义态度,比起欧洲其他国家,威尼斯更能快速组织起集体且规模较大的力量,实现财富的流动与转化。威尼斯人尊重法律和契约,遵循商人的逐利本能,威尼斯擅长“变脸”的戏法,哪怕是最大的敌人——热那亚人,也可以暂时低头合作,携手扩张贸易版图。

威尼斯人懂得如何有效配置资源与建立联盟。从12世纪开始,威尼斯的商贸活动发生了质的改变,香料、丝绸、手工艺品、奴隶买卖等繁荣昌盛,成为城邦经济的支柱。威尼斯具有多元化的世界城市的气质,犹太人在威尼斯商界大展宏图,获得了比在欧洲其它城市更多的宽容,但是,威尼斯也会毫不留情地驱赶犹太人,侵吞他们的财产,逼迫犹太人佩戴特殊的标志。在臭名昭著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这种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发挥到了极点,威尼斯人的作为断送掉了这项伟业。

威尼斯共和国属于前现代城邦国家,但它的历史进程已经酝酿了资本主义打造现代世界的强烈特征,晚期威尼斯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历史的终结,仅仅是接力棒的移交,巴黎、伦敦、纽约很快就成为了舞台的主角。

巴黎、伦敦、纽约:人口想象与文学呈现

鬼故事、侦探小说、犯罪书写、灾难题材、末日科幻、都市传说……这些文学创作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19世纪的欧洲与美洲迎来了人口爆炸的时代,更多的人蜂拥而来,聚居在伦敦、巴黎、纽约这些大都市里,难以解决的环境与卫生状况、疾病流行、失业严重和犯罪猖獗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所以,我们是否能够理解以上文学创作在这个时期空前繁荣的原因呢?它们反映了都市人群的深层心理,城市被视作神秘怪异事件的发生地,对人类生存造成威胁;另一方面,人们又将城市视作地位提升和欲望溢满之地,令人激动、充满活力,寻求打破各种禁锢,实现个性解放。

《人口想象与十九世纪城市:巴黎、伦敦、纽约》

[爱尔兰]尼古拉斯·戴利 著

汪精玲 译

译林出版社出版

都柏林文学教授尼古拉斯·戴利把这种人口方面非同寻常的变化所产生的文化反应定义为人口想象。《人口想象与十九世纪城市:巴黎、伦敦、纽约》(译林出版社2022年5月版)一书选取的文本富有都市生活的象征性:1、《庞贝城的末日》的火山灾难叙事,隐藏着对“死亡之城”的浪漫迷恋,呈现近代科学关于地球性质和年龄的启蒙辩论,还影射了法国大革命的火焰和工业化带来的深远影响。火山叙事作为商品体验,跨越了通俗表演、歌剧、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的类型界限,以“多模态”形式呈现,供观众和读者消费;2、《伦敦和巴黎的秘密》揭示了都市是危险阶层家园的看法,街道是城市下层人群特别是女性沉沦的主要场所;3、《监视者》讲述的是一种幽灵盯梢的方式,公交车和铁路带来的人的流动,往往是类似故事引起错位感和不安感的肇因;4、纽约的都市传说表现了强烈的商品消费社会的焦虑、狂躁和强迫症,对交通安全、婴儿看护、婚姻出轨、食品卫生、时尚虚荣等等的担忧。这些文本所表现的场景、意象和比喻,呈现了19世纪城市景观的叙述语境。

读这部作品就好像轮番观看一幕幕上映的戏剧,无论哪一个剧本,你都会发现由不同故事构建的场所,它们有时并列,有时彼此相互混合。随着人口迅速增长及其对信息资讯的渴求,另一种反映城市喧哗和孤独的方法应运而生,那就是报纸以及广告的流行,它们成为不易辨识的城市生活的指南。作者强调了印刷品和无孔不入的视觉文化对于城市居民“感知的分配”,报童的工作模式具有现代职业的符号特征,在人口想象的叙述中,大众的人为力量不断发挥着作用。

作者把很多篇幅留给了城市居民的另一个群体——动物。猫、狗成为人的宠物,水族馆和动物园、马戏团人气很高,对于羽毛、鲸骨和毛皮的时尚需求让大量动物在短时间内面临灭绝,工业化大规模养殖让食用畜禽遭受苦难……这些描述说明了人类的群居方式是如何以前所未有的、有时是灾难的方式影响着其他物种,环保意识、消费者权利意识和全球意识在此时萌芽,并将在20世纪中叶促使生态观成为共识。

世纪末的维也纳:光与影同行

旧世界的荣光悄然隐退,气息缭绕暗香犹存,现代的入口已经敞开,而且,人们很快发现,另一端不只是光亮,还有与光同行的暗影。

《世纪末的维也纳》

[美]卡尔·休斯克 著

李 锋 译

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卡尔·休斯克在《世纪末的维也纳》(光明日报出版社2022年7月版)一书中说道:“他们被称作维也纳‘学派’——在心理学、艺术史和音乐上尤其如此。” 该书的时间点落在20世纪90年代。19世纪的历史观曾以“理性人”为中心,理性人凭借科学驾驭自然,凭借道德约束自我,被期待创造出美好社会。这些杰出的智识创新者开拓了新的局面,他们刻意地斩断了与这种历史观的维系,“理性人”让位于内涵更丰富、更加危险和更加善变的“心理之人”。这个新人不只是理性的动物,更是具有感觉与本能的生物。

作者阐述维也纳学派的思想成就:施尼茨勒从道德-科学传统着手,先触及心灵,后触及政治,描绘了世纪末的维也纳正趋解体的道德审美。霍夫曼斯塔尔把美看作逃离日常世界、通向非理性的模糊世界的手段。西特和瓦格纳锤炼了城市生活和形态的思想,他们主持的环城大道建设被视作一个社会阶层价值观的视觉表达。舍内雷尔等三人被称作“一曲奥地利三重奏”,他们珍视高雅文化作为地位的标志,用浪漫的审美文化来替代等级意识。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用绘画表现了自由主义自我的危机。勋伯格围绕着“失败的自我”发展了音乐,他在抒情诗的框架里踏出了自己的脚步,走进情感的新世界,然后转向戏剧,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还有那位以激越惊奇的方式刺探人心的弗洛依德。作者说精神分析的发现是卓越、孤独和痛苦的,弗洛伊德为自由主义同行们提供了一种有关人类与社会的非历史理论,该理论让一个脱离轨道、无法驾驭的政治世界变得可以忍受。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我们能理解这部作品为什么要落足在“心理之人”的基础上。城市就像是梦,因为两者都隐藏着秘密的欲望和恐惧,都根据潜在的规则来建构自身,城市和梦从来都不只是理智或机缘的产物,因为它们都体现了自相矛盾、模棱两可的成分。城市既是对文明的严峻考验,是普罗米修斯式的创造与反抗精神的象征,又是难以驾驭的、个体容易迷失的地方,城市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人类心理深处各种欲望的驱动,同时也是对这种驱动的制约。城市令人痴迷,充满幻想、流动和机遇,而这种梦想随时可能破碎。

经由城市历史所揭示的现代性,容纳在这些城市的书写里。从中世纪的威尼斯到19世纪的伦敦、巴黎、纽约,再到站在世纪之交的维也纳,不同的侧重点本身只是对城市复杂性某一个方面的强调。本雅明说,现代人一旦背叛了他们(内心最深层)的梦,就注定要行走在一场灰色的、孤独的梦幻世界里,仿佛在睡梦中一样。问题是,现代人类经历了太多的异化,要怎样叫醒装睡的人们?

作者:林 颐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读书|欧洲的城市现代性的一种叙事 威尼斯共和国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