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为什么坚持10年去拍它?十年寻羌,他究竟在寻找着什么?

发稿时间:2022-12-04 18:07:00 来源: 腾讯网

十年寻羌,他究竟在寻找着什么?


【资料图】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后,夕格、直台两个羌寨的 700 多位村民离开世代居住的山寨迁往他乡,九年后他们回乡祭拜祖先、迎请祖神。迁徙与回归的路上,人与祖先、人与乡土、人与祖神的悲欢离合,令人感慨动容。

中国摄影家、独立电影导演、文化学者高屯子耗费十年时间拍摄并记录下这个过程。

《十年寻羌》新书首发式现场

他为何要做这件事,为何要寻羌,寻羌寻的又是什么?

昨日,在SFC上影影城(美罗城店)举行的《十年寻羌》新书首发式暨观影会上,高屯子与读者和观众分享了他的创作经历和感悟。

为什么能够坚持10年去拍它?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正好是中国30万羌人的聚居区。

高屯子说,最初是因一场大地震发起“羌绣就业帮扶计划”,因帮扶计划来到高山羌寨。

“没想到,我与夕格羌人、与释比贵生一家就此结缘,并用十年的时间去记录他们敬天法祖、耕种劳作的生活;记录他们大灾之后离开世代居住的山寨迁往他乡,九年后回归故乡祭拜祖先、迎请祖神的悲壮历程。”

高屯子

为什么能够坚持10年去拍它?高屯子常常被这样问道。

“我以前也没有想到,以前是想有一个简短的纪录片有一个交代就可以了。我本来想在地震后发起抢救帮扶计划,是帮扶救助这一群人,10年下来我才发现,‘本欲度众生,反被众生渡’,原来我是得到了这些高山上的羌人他们的帮扶和救助。我的阅读和我的拍摄方向都由此而改变,我对生命的看待,对生活的理解都由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高屯子说,这是一处中华民族古老人种和古老文化的基因库。中华民族的许多古风雅俗,原来靠着一群高山之上的古羌后裔在保存和延续。

在他看来,“今天,我们身处全球化进程加速、科技飞速发展、理论随时翻新的时代,在享受着物质极大富有、生活极其便捷的同时,我们是否失去了与天地祖先的情感链接?失去了感恩与敬畏的能力?失去了深远的生命背景和深厚的情感依靠?是否外表光鲜、知识丰富却不明常理、意志脆弱、内心无依?”

这是一个迁徙和回归的故事

高屯子用了十年时间,以电影、摄影、文学三种表现手段,纪录、书写了高山羌人耕种劳作的生活状态,和迁陡与回归的感人历程。

作品中涵盖了对人生的诸多思考:今天,我们同样“迁徙”于国与国、城与城、城与乡之间,我们何以为家?如何心安?内心渴望获得的诸多期许,也许,都能在这些文字与像影里得到回应与启示。

《十年寻羌:人与神的悲欢离合》  

高屯子 著 

上海三联书店 

在新书首发式上,他表示,“两本书出来了,一部电影出来了,有这样一个机缘献给大家,通过这样一个迁徙和回归的共识,我希望我们一同寻羌。寻羌寻什么?我们可能会想到5.12地震以后,灾区的民众经历了怎样的经历——生活的经历,精神的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文化5000年不断的密码在哪里?我们当代中国人,有没有共同的生命背景和情感依靠?”

《十年寻羌:迁徙与回归、羌在深谷高山、最后的释比》收藏级摄影集  

高屯子著 

上海三联书店

“其实这是一个迁徙和回归的故事,我们现在每个人也在迁徙,在国与国、城与城之间迁徙。那么,我们在这样一个迁徙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不能够把5000年的中华文化作为我们巨大的背景,如果不能够把我们的乡土,我们的家族,我们的亲人,我们的朋友作为我们情感的依靠,这迁徙可能就成了一个漂泊。”

高屯子说,“我在10年寻羌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感受。我相信大家在看我们寻羌的过程中,可能也会生出许许多多的疑问,许许多多不同的感受。我希望我们一起寻羌,一起寻找我们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和情感依靠。”

标签: 为什么坚持10年去拍它十年寻羌 他究竟在寻找着什么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