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环球热点!白话红楼|细读卷首语,把握全书的两大基调:愧悔交加与闺友闺情

发稿时间:2022-12-17 19:52:43 来源: 腾讯网

都说《红楼梦》难懂,尤其作者还用了“真事隐”和“假语存”的手法,真假难辨。其实,红楼难懂就在于它涵盖内容极广极深,几乎把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全都装了进去。正因为如此,作者生怕读者读不懂他到底想表达什么,于是非常贴心地写了一段卷首语,直接说明他写此书的目的: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以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 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开卷第一回,作者有话说:

我曾经历过一场梦幻般的生活,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将真名真姓隐去,以“通灵”的方式,创作了这本《石头记》,所以称为“甄士隐”,也就是“真事隐”。

那么,我这本书记录了什么事什么人呢?我有必要先明确一下我写这书的目的:今天的我,贫困潦倒,一事无成,但想起当初身边的那些女子,觉得她们的言行见识,都比我强。为什么我一个须眉男人,却比不过那些裙钗女子?越想越觉得惭愧和后悔,但惭愧和后悔都已无济于事,所以,我想把我当初顽劣不堪、不学无术的种种记录下来,用来警示后人,并希望让这些优秀女子的事迹可以传世,千万不要因为我的顽劣而让她们的光辉泯灭。于是,虽然我现在的生活境况特别凄惨,缺衣少食、房屋简陋,依然无法阻止我要把这段故事写下来,而且是用假语村言来写,所以又叫“贾雨村”。希望读者们在读我的故事时,能够让这些闺阁女子的故事广为流传,同时也给读者们带来愉悦。

漫读君简评:

这段卷首语,历来被读者忽略,因而衍生出各种猜想,把红楼读成了玄学。其实,作者用这段卷首语,明确了全书的两大基调:愧悔交加与闺友闺情。

对自己:愧悔交加

愧是惭愧,悔是后悔,书中的贾宝玉,即是曾经的作者。“历过一番梦幻之后”,作者回头去看曾经的自己,既惭愧又后悔。

惭愧的是,“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我一堂堂七尺男儿,竟然不如那些闺阁女子,她们的“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岂不惭愧?

后悔的是,我曾经拥有多么好的条件,多么优质的资源:“天恩祖德、锦衣纨绔、饫甘餍肥”,但我却把这些资源全都浪费了,听不进父兄的的教育和师友的规劝,只顾在顽劣的路上狂奔,导致了今天贫困潦倒、一事无成的后果。哪怕我当初愿意用心学点技能,至少现在也能养家糊口,不至于穷困到这种地步,真是肠子都悔青了。

注意:作者的愧和悔,其实就是对宝玉的否定和批判。把握了这个基调,就不会对书中宝玉的顽劣捧臭脚,更不会把宝玉当成清流去歌颂。作者自己都说了,“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

宝玉的“行止见识”,简直是一种罪责。

对女子:歌颂她们的闺友闺情

这个基调尤其重要,很多读者把红楼解读为雌竞,正是因为忽略了这个基调。

首先,作者肯定了这些女子的“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这是关于这些女子的总基调。虽然她们各有特色、有优有劣,但都没有宝玉顽劣,也没有宝玉那样纨绔,都比宝玉优秀。

然后,作者强调“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可使闺阁昭传”,明确此书的目的是为闺阁女子立传。一些闺阁女子,并无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有何传可立?这正是作者了不起之处:真正的英雄,正是那些认真生活的人

贾宝玉是贾府男儿的代表,贾府男儿们几乎都和他一样“锦衣纨绔、饫甘餍肥、一技无成”,使得女子们失去庇护,不得不自救或互助。

现在有个很流行的说法,广受女性追捧:girl helps girl,女孩帮助女孩。其实,红楼作者写的正是girl helps girl,也就是闺友闺情。作者写了很多孤女,有的身孤,有的心孤,有的既身孤又心孤,她们抱团取暖、互相帮助。作者亲历其中,当时没意识到,后来才发现其难能可贵,所以要为她们立传,让她们的光辉事迹流传于世。

愧悔交加与闺友闺情,作者用卷首语给我们明确了红楼的两大基调。读懂了这两大基调,我们才能正式走进红楼故事,走进那些闺阁女子,看到宝玉的顽劣以及女孩们的光芒。

标签: 白话红楼|细读卷首语 把握全书的两大基调愧悔交加与闺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生活晚报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