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这两天,“小朋友坐10个小时高铁不吵闹”等相关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广泛讨论。3岁孩子如此乖巧,着实羡煞一众家长,更引得网友盛赞,“建议作为宣传片在高铁上播放”。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不能把这当成普遍标准。
毋庸置疑,孩子安静懂事,当然招人喜欢。“孩子闹不闹腾,关键看家长怎么管教”,这话也没错。但必须看到,婴幼儿有其年龄段特性,婴儿放声啼哭,低龄幼儿吵吵闹闹、蹦蹦跳跳皆是天性使然。能做到严格约束行为和情绪,完全不打扰他人的,终归是少数。家长引导无果,急得满头大汗,恐怕也是大概率事件。可以拿个别乖宝宝做榜样,但认为所有婴幼儿都应该做到、也能做到,恐怕并不现实,至于认为达不到乖宝宝标准的就都是“熊孩子”,那就更不合情理了。
对在公共空间乱吵乱闹的大孩子,当然不能听之任之。日前,几个小朋友在高铁车厢踢足球无人管教的新闻,确实让人气不打一处来。这种情况下,家长明显是失职的。即便是婴幼儿,如果孩子长时间过于吵闹,家长当然也要向周围的人表达歉意,尽快安抚好孩子,或者尽可能带到人少的地方玩一玩、哄一哄。充分考虑他人感受,尽己所能不打扰他人,这是公共场合的规矩和礼数。而另一方面,充分考虑他人的困难,能够看到他人的努力,对非主观故意的打扰抱有基本理解,这也是人际社交的常识和默契。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体谅是相互的。出门在外,公德心与同理心,其实缺一不可。
带孩子出门没有原罪,并不低人一等。但当下舆论场中似乎有这样一种倾向——在公共场所,只要婴幼儿哭闹,当家长的就应该有负罪感。一旦哄得稍微慢点,招来别人侧目,那这家长就不合格,就是“熊家长”。“小孩10小时不哭闹”才是标杆,“上飞机就给大家发糖求谅解”才是标准,如此这般,搞得一些家长压力山大。如果说不断放大“高铁孩子吵闹”是在加剧某种刻板印象,那么极力宣传“小孩10个小时不哭闹”这样的个例,则会拉高期待,进一步激化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
公共场所不是私人空间,吵闹不可取;可同理,无视一些特殊群体的现实情况,同样不合理。说到底,维护公共权益和个人权益的平衡是一项复杂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管理方式可以不断优化,公共服务需要不断进阶,但人与人之间也要相互理解,不能只谈权利,不讲义务,时刻想着个人权益最大化,而不顾及他人的现实困难和合理诉求。
每个人都曾小,每个人都会老,每个人也都盼望安静整洁的公共环境。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和包容的社会。
作者:何若
标签:
- 北京日报评论:要求所有孩子“10小时不哭闹”不妥
- 台风“杜苏芮”在福建晋江沿海登陆
- 以查促监督 以查促提升
- 中铁十一局二公司:定制“营养套餐”引领新员工筑梦起航
- 小针头巧破花岗岩
- 住建部:进一步落实好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等政策措施
- 农发行嘉善县支行投放4450万元贷款助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 以学促干 提升青年员工综合素质
- 昨日融资余额减少14.1亿元 电力设备净买入1.6亿元
- 大同市:构建智慧种植和智慧农旅典型场景
- 广州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畅游花城
- 中老年想要养生该如何饮食?饮食清单都在这,照着吃或能长寿
- 【百合向搬运】安岛同人小漫画——我要让安达做我的专属早安女仆!
- 最美不过二次元
- 从宇宙来的观光客小姐
- 《天元突破》观后感
- BanG Dream! It's MyGO!!!!! ep7拉片(自用)
- 募资70亿!农夫山泉最大的对手,要上市了?
- 推进全岛封关准备工作专班第10次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 迎盛会,龙江“大国工匠”如是说!
- 除了方特、只有河南、电影小镇等 中牟还将引进全球知名品牌主题乐园
- 黄河防总:启动黄河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 上半年郑州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47个
- 中国净碳排放近10年呈降低趋势
- 30个省重大科技专项通过验收 带动重点产业突破发展
- 推动殷商文化传播 感悟甲骨文字魅力
-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正式开始大洋科考作业
- 浙江嘉兴:美丽乡村新画卷
- 山东龙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创新活力 提升服务质效 推动企业转型
- 四川遂宁: 行业沙龙成为数字经济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