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面里的传承与创新(中国道路中国梦·强国复兴有我)
(资料图)
一碗面能有什么门道?作为流传于河南安阳的地方面食,安阳捋面绵软筋道,深受当地人欢迎,跻身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下定决心要把捋面的手艺发扬光大,让它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开第一家饭馆的时候,纯手工制作、没有任何添加剂的捋面吸引了不少客人,生意红红火火。然而,“幸福的烦恼”也随之而来。为了保证面的口感,我们通常是来一位客人做一碗面,就算我在后厨拼尽全力,也总是供不应求,现场制作远远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只有破解了标准化生产的难题,才能让更多人吃上捋面。于是,对捋面进行二次研发提上了日程。
传统食品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是个技术活,对我们来说并不容易。为了攻克这个难题,我们前后花了近3年时间,最终在高校科研人员的帮助下建成了3条试验性生产线。经过反复试错,手工捋面低温冷藏得以实现,所需要的水和面粉比例精准配置,醒面、揉面、捞面等环节的时间精确到秒,成功保留了手工捋面的筋道口感。
不仅如此,我们还沿着捋面的生产链条,继续挖掘这道美食的发展潜力。一方面,我们从源头上进行质量把控,采取订单式农业种植加工的方式,订购生产捋面所需的无公害大葱、优质小麦等食材,保障优质的供货来源。另一方面,我们着力优化捋面的生产规范,在祖传捋面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将其改进为清水和面、三饧三揉、分块擀片等8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确保标准化、规范化。经过不懈努力,捋面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地方小吃成为知名品牌。
促进乡村振兴,这碗面也在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订单农业保证产品质量,也带动了更多农民增收致富。不仅如此,我们还在生产基地传授捋面制作技艺,让更多人可以靠手艺吃饭。事实证明,小小一碗面不仅可以传承历史味道、展现美食文化,而且也能够融入现代生活、体现当代价值。给予系统性保护的同时,进行创新性发展,才能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非遗、享受非遗、传承非遗。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于我而言,追逐梦想的脚步永不停止,擦亮金字招牌还要付出更大努力。眼下,我准备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把捋面的技艺传承好、发展好,为更多消费者带来可口的美食。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守正创新,这碗面一定能走上更大的舞台,赢得更多的认可。
(人民日报 王永法,作者为河南省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会长,本报记者常钦采访整理)(来源: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永法
责任编辑:冯峥
- 一碗面里的传承与创新
- 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 中医药圣王山会议召开
- 全球动态:湖北黄梅:黄梅戏唱二十大 共同缔造新家园
- 观天下!光谷启动实施“首席数据官”制度 推进技术、业务、数据融合 建设“数字政府”
- 2022年云南省蔬菜产业发展大会筹备工作会在景东县召开
- 今日视点:同济医院线上诊疗医生增三成 对症问诊开方 药品邮寄到家
- 【全球快播报】保群众温暖 促外贸增长 武铁日均8500车货物畅行
- 即时焦点:大学生手写人生第一封家书 美珈职院“温情家书”呈现笔尖上的感动
- 天天观焦点:播种美好“新”未来,聆听天府农博的四季之声
- 动态:再读《论语》|“乡人饮酒”“乡人傩”二则详解
- 快看:数字化场景与服务为文化贸易赋能
- 环球新资讯:这个内娱恶女,背上了全网最大的黑锅
- 今日播报!作曲家Angelo Badalamenti过世 曾合作过多位名人
- 不肯离婚的小S,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笑话?
- 天天百事通!湖南美猴王影业诉张纪中案件判决 被告需还500万
- 一手捧红胡歌后,他却凉了
- 焦点速讯:如东县掘港街道:强化农村公共空间治理 为产业发展蓄势赋能
- 今日看点:江苏肥将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村企联建 扩大产业效益
- 世界观点:江苏省担保新沂分公司不遗余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 省独角兽企业再攀新高 苏州高铁新城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 星辰变新预告:仙界第一女帝登场,美貌实力兼具,可惜下场太惨
- 角色对话有点多,观感不算很好
- 每日聚焦:如果中间再好亿点,我会给四分
- 当前消息!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北部医疗中心……海淀重大项目加速推进
- 【全球时快讯】注意!只有这五种编码的口罩能防疫
- 【天天热闻】国家公祭仪式上午举行,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先烈和同胞
- 今头条!四年后能否再见内马尔?
- 高校师生如何科学防疫?人大组建“医生家长志愿队”云端答疑
- 当前视讯!2022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在身边”活动决赛线上举行
- 【环球快播报】首尔梨泰院踩踏事故继续追责,韩国行政安全部长官被罢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