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烩面、重庆小面、陕西油泼面、河北旱碱麦面……第五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虽已落下帷幕,但五花八门、各具特色的面条产品令人记忆犹新、念念不忘。
面对消费升级及新兴消费人群兴起,河南面制品企业是如何应对竞争激烈的消费市场谋求出路、做大做强的?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饮食有了更严格的需求。消费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吃饱,而是进阶为‘吃饱更要吃好’。人们对于食物的品质、安全和营养越来越重视。”想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想念食品”)董事长孙君庚说。
(资料图片)
从接管一家濒临倒闭的挂面厂干起,到如今一年卖出27万吨挂面,公司年收入22亿元,孙君庚对“一碗面”有自己的经营之道:“我们就是要将‘一把面’做到‘一碗面’、再做到‘一顿饭’,靠细分市场进行差异化竞争。”
该企业从经典原味挂面起家,逐渐扩展出儿童面、月子面、年轻人爱吃的轻烹饪系列,以及适合中老年人的荞麦面、杂粮面等多功能面,共400多种产品。
在本届大会上,想念食品展区新推出的“低脂小青面”吸引了不少女士的目光。该产品采用小麦、燕麦、魔芋、大麦若叶等食材,适合有减肥需求的消费者食用。“一场直播就是几百万元的销售额。”孙君庚说。
想念食品在营销理念上也打破了传统模式。2016年春节,公司广告直接打到了纽约时代广场上。那一年,企业发展势如破竹,年营收增长额达2.88亿元;纯手工制作的一根长达3084.32米的面条,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立专业的电商运营团队,连续多年夺得各大电商挂面行业销量冠军。
咸蛋黄火鸡拌面、酸辣豚骨拉面……在白象食品橙色集装箱展厅前,阵阵香味引来不少嘉宾驻足品尝。
近几年,为适应消费升级浪潮,白象不断开展“年轻化”“高端化”探索。公司相关负责人刘兆强介绍,白象食品聚焦创新研发,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消费场景,建立线上和线下新品孵化体系,获得6项技术发明专利,自主研发、联合攻关等改进生产工艺60多项,拥有面饼增水、低脂肪面饼工艺等核心技术。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面食和面条市场规模达1033.06亿元,全球面食和面条市场规模达4277.67亿元。据预测,到2028年全球面食和面条市场容量将达5375.34亿元。
作为面制品大省,我省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支持包括面制品在内的粮食产业经济持续发力。
2020年,河南提出各地政府获得的一次性奖励资金用于支持粮食产业发展的比例不低于60%,对粮食产业加大财税扶持力度。2022年,我省制订并印发了《河南省粮油品牌建设实施方案》,对未来五年全省粮油品牌建设进行了系统谋划,提出建设“1个省域公共品牌+N个区域公共品牌+N个企业品牌”的品牌体系目标。
下一步,河南如何加快粮食产业强省建设,助力面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田建民说:“要促进粮食产业‘三链协同’发展,要求企业提升创新研发能力,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通过机制创新打造供应链,建立优质原粮生产基地,在融合发展中寻求突破与产业新空间。”同时,各地要加快培育本土粮食头部企业,不断提升包括面制品在内的粮食产业竞争力、影响力和控制力,以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打造全产业链头部企业。
标签:
- 面对消费升级 看河南面制品企业如何破局
-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宜早不宜迟
- 日赚7.41亿元!上市险企集体亮成绩单
- 阳新高速黄河大桥路面沥青摊铺完成
- 止付金额超10亿元!南昌反诈成绩很硬!
- 美国警察开枪射杀非裔孕妇被停职调查
- 韩国防部要迁走抗日名将雕像,换成亲日将军像,政府挨批
- 京津冀三地青联签署协议,将为城市更新贡献青年力量
- 石景山启动首届文旅嘉年华,法海寺壁画真迹首次开放夜场
- 山东最新人事任免:3个地级市新任命副市长
- 嫩江供电公司暖心走访客户上门精准服务
- 嫩江供电公司精准服务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
- 嫩江供电公司服务升级精细化提升客户满意度
- 海能达:能源行业“再下一城” 独家中标中石化集采
- 嫩江供电公司多种办电服务提升客户电力获得感
- OpenAI每月收入超5.6亿元,预计未来12个月收入将超72.9亿元
- 众志成城 防汛救灾丨河北受灾地区多措并举确保学生秋季如期开学
- 【新华解读】引导市场形成长期投资理念 交易所担当REITs生态建设“排头兵”
- 日政客:中国游客入境先吃福岛海产 口出狂言着实令人震愤
- 1-7月份物流运行数据公布 物流运行延续平稳恢复势头
- 绝世唐门的热度不及预期,在国漫爆发的背景下,斗罗大陆不香了?
- 华侨大学体育综合346真题2017笔记资料直接背诵版
- “深海一号”二期海底管道终端安装完成
- 青海夏尔雅玛可布遗址发现3228座先秦墓葬
- 贵州辣椒种植面积达520万亩
- 杭州亚运村运动员餐厅准备就绪 9月9日开餐运行
- 遇见高原精灵!打开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画卷
- 金鹰基金林龙军:平常心看待市场调整 诸多乐观因素已“日添一线”
- 量化交易引发市场大跌? 私募机构作出回应
- 科技赛道性价比再次凸显 百亿级私募借道ETF加码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