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公益 | 彩店 | 奇闻 | 速递 | 前瞻 | 提点 | 网站相关 | 科技 | 热点 |
每日热文:小小泥壶,胸怀大千世界

发稿时间:2022-11-26 08:58:03 来源: 腾讯网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资料图】

——《孟子・梁惠王上》

权衡、权利、权时、权威、权柄......在汉字语境中,“权”是调节各个方面关系,使其维持相对平衡的中心。

如成语“权宜之计”。即指权衡各种因素而暂时采取的变通方法。

最初的时候,“权”是有具体形态的。它是一种衡量器。如《庄子·胠箧》所写:“为之权衡以称之”。

《广雅·释器》中解释道:“锤谓之权”。权,即秤锤,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秤砣、砝码。

▲ 刻有“统一度量衡”诏书的秦铁权和秦诏版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新政改革。

沿用商鞅变法规则,秦始皇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这些诏书,有的刻在金属“诏版”上,后人称“秦诏版”。也有的直接刻在当时使用的“权”(量器,后世称‘秦权’)上。

秦权多为半球形,一般分为权身与权柄两部分,权柄又称“鼻钮”,即铁环拉手。

▲ 秦诏版铁权 烟台市博物馆藏

这些刻有诏书的权并不是民间流通使用的普通量器。

它们是由官府监制、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准器,专门用来校正、核准其他量器。相当于秦国官府批准的标准砝码

作为标准器,秦权有着度量衡器之外的历史文化内涵,其价值自不待言。

2017年西冷秋拍,一件郑孝胥、梁鼎芬等八家题跋“秦石权”拓本,曾以759万的高价成交。

▲ 郑孝胥、梁鼎芬等八家题跋的“秦石权”拓本(局部)

在度量衡器发展演变过程中,古人对它们的感情也慢慢抽象化,逐渐远超“计量”这一朴素的初衷。

在古代,“权”象征着“权衡的标准”。从“权”衍生的诸多词语,亦可见其含义。

而由秦权衍生构思而成的秦权壶,更是紫砂壶经典器型之一。

秦权壶仿秦权而制。壶形似钟,稳重沉着。壶身高耸,上部收敛,自然流畅。流向上微,屈力十足,流而有劲。环耳形把手,不矫不扬。嵌盖微鼓,沿盖相合,浑然一体。

此壶型不矫不扬,却自带威仪魄力其肃然风范的由来,绕不开见证统一度量衡壮举的秦代衡权。

观复博物馆依秦权之风韵,制作「秦权壶」,希望能将远在千年之外的端庄风范融入进来。

在保持基本形制的基础上,观复此款秦权壶将重心压至更低,在视觉和使用上都会更加稳重。敦厚古雅,四平八稳。

同时,一改以往经典秦权壶肩、颈、腹线条笔直的惯例,令其腹如粮仓福袋,着力突出圆润饱满之感。

在温厚宽仁的外形下,是对每一条线条的严格把控:

肩上弧度润泽饱满,壶口出水流畅,如激流一束。壶把为龙形,龙首微翘,把持舒适;壶盖与流、把前后一气贯通,衔接自然。

秦权壶,端庄大方,四平八稳,霸气内敛,底蕴十足。

载船春茗桃源卖,自有人家带秤来。”桃源卖茶,有人自带“秤”来,带的不是别的,就是这秦权紫砂壶。

千年秦权,经匠人之手,摇身一变成了典雅古朴的紫砂壶。“小小泥壶,胸怀大千世界;缕缕清茶,舌润百味人生。”

标签: 小小泥壶 胸怀大千世界

责任编辑:mb01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7 www.news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022870号-23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